[02]
以前江海潮还在公司的时候,他们喊她“大小姐”。
一开始是公司几个老人开玩笑地叫着,以及员工们背地里调侃,喊她大小姐,后来见她不生气,便叫开了来。
江淼向来不喜欢这些带有等级制度的称呼,纠正过几次,长辈们都像原先一样叫她“阿淼”,员工们却是没有改过来,依旧叫着“大小姐”。
大家都是开玩笑的语气,她说了几次,也没人当回事,她索性没理会,爱叫就叫吧,都没什么恶意,只是调侃而己。
她回有乐上班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位,连办公室都用着江海潮的,暂管着有乐的事务,叫“大小姐”倒是不合适了,显得有些儿戏。而公司几个看着她长大的老人仍旧叫着“阿淼”,下面的却不好这样喊着,且还有不少行政人员年纪比她还小个一两岁,也不知道是谁先起的头,喊起了“小江总”,叫着叫着,再一次叫开,有乐没有“大小姐”了,只剩下“小江总”,就连老蔡,偶尔都会跟着喊“小江总”。
不仅是称呼的变化,江淼在有乐的地位,的的确确也有了变化。
从一开始的敷衍,不被当回事,到现在,基本己经成了公司的主心骨。
此时,她看着垮着一张脸的沈迪希,也急了:“先前,我将《潮生》发给你,你一晚上给我复制出不少设计,现在一个CAD建模,整个设计部搞了三天都没做出成品来!”
“太难了!《潮生》系列作品是非常精美细致的,无论是人物的妆容,还是发型,甚至是服装,每个细节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虽然我们以前也做过人物类的积木,但都是比较抽象,现在要将《潮生》的原先做成积木,挑战太大了,我建了几次模,完全就是非常普通的潮剧人物形象,压根体现不出原物的美!还好我们有乐的产品是小颗粒积木,不然更显得抽象和笨拙。”沈迪希向来话少,存在感不高,这会儿一口气输出了这么多,江淼也有些吃惊。
“你先发来我看看。”
沈迪希没说话,转身出了办公室。
不到两分钟,文件己经出现在江淼的电脑里,她原本想着他的话中有夸张成分,是要为自己开脱,结果看了十几版设计,她的眉头越皱越深,最后首接关了屏幕。
也不怪设计部三天没有交作业,这不堪入目的脏东西,看完怕是要洗眼睛,如果将CAD发给余森看,估计下一秒就会收到律师函。
在这一刻,江淼才明白,拿到《潮生》的授权,并非解决了有乐的困难,它只是个开始,更难的路还在后头。
她原以为,有了好的创意和原型,便可以实现原创积木的转型之路,现在才知道,就像沈迪希所说——太难了。
原型雕塑和积木,完全是两个世界——原型讲究意境,无论是人物,实物还是环境,在原型师的手中,他会变成一个全新的概念,极具创造性和诗意;积木则是相反的,它是现实的,是脚踏实地,需要一个紧密的链接,每一个配件都有它存在的意义,缺一不可。
一个是虚幻,一个现实,要融合在一起,十分困难。
况且,《潮生》并非普通的原型作品,他是余森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以潮剧为原型创作出的作品,从人物的造型到服饰,都细致入微,精美绝伦,连一根头发丝都是立体生动的,而积木是要将大小一致的塑料配件组合成为作品,它要如何才能将雕塑的生动与灵性展现出来呢?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不仅是设计部的同事在加班,江淼接连几日,基本也是在办公室扎了根,每天都在办公室呆到深夜——她将公司里所有的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畅销积木都拆了个遍,然后慢慢地拼。
这些正版积木都是江海潮购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江淼回有乐上班,或许是带着一些心理抗拒,将它们都扔在储藏室里,这几日又翻了出来,一个个地拆了包装,没日没夜地拼。
她拼起来就忘记时间,而公司的同事看她天天加班,到了点下班也没人走,一整个公司的人陪着她主动加班。
还是老蔡察觉到微妙的气氛,他是公司的“摄政王”,进谏如此大事,当然要来他实行。
他敲门时,江淼还在拼着积木,头也没抬:“请进。”
老蔡看着坐在地上,被包装盒和积木包围着的江淼,偌大的办公室,一时间竟无从下脚,只能站在门口看着。
“阿淼,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不要太心急!”
江淼有些疑惑:“我只是想看看,别人为什么能设计出这么精妙的东西,而我们不能。”她有些挫败,但眼和手都没停下,一边看着说明书,一边在几千个颗粒中翻找自己需要的配件。
“但你不下班,整个办公室没人下班。”
江淼很是疑惑:“己经到下班时间了,怎么还不走?现在又不是出货时间,除了设计部,也不忙。”
“老板不下班,谁敢下班!”
老蔡看她,她也看老蔡,两人无声对峙了两分钟,江淼低头,起身回家。
江淼虽也上过班,但她与别的社畜还是有区别,她上班是为了打发时间,所以从来也不用看谁脸色,想上班上班,想回家就回家。
所以,她不大能理解,为什么下班老板不回家,员工不敢下班的心情。
而她前脚才进电梯,门还未关上,便听到办公室传来同事的欢呼声:“太好了,今天可以早点下班了,我朋友约我看电影网我都推了好几天了……”
果然,还得是老蔡。
虽然他是有乐的“活化石”,被戏称为“大内总管”,可还得是他,才能深刻理解到牛马们的心情和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