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93章 李隆基的ptsd

徐白:“可能是有这原因才重用李杨二人的吧。杨国忠本人也腐成性,广收贿赂,所占田宅无数,生活奢靡。”

“历史记载‘琼山盈积,珍奇宝物,不可胜数’就是杨国忠的家财。”

“他滥用职权为杨氏一族谋私,三个被封夫人的姐姐恃宠而骄,干预朝政,还与宴会上皇室争宠斗富。”

“他对边疆事务处理不当,引发南诏,吐蕃等战事,还与安禄山争权夺利,在李隆基面前诋毁安禄山,导致二人矛盾激化。”

“说白了,杨国忠就是一个靠妹妹的,自己没什么天大的本事。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杨国忠‘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徇己之私’,说他是盛唐崩塌的催化剂一点都没错!”

宋?司马光:说的没错!

“安禄山是粟特人和突厥混血胡人。他在这段时间逐渐起事。天宝元年,任平卢节度使。天宝三年,凭借战功任范阳节度使。天宝六年,任御史大夫,天宝十年,身兼三镇节度使,儿子们也在朝中担任要职。”

“为了攀上皇家的关系,安禄山在48岁的时候主动认32岁的杨贵妃为义母,李隆基答应了,安禄山从此自由出入宫城,甚至还与杨家人结交。”

“可能是李隆基想借安禄山来牵制其他节度使,用杨家来牵制安禄山吧。反正这个关系,挺乱的。还有安禄山和杨贵妃的桃色传闻。”

唐?李隆基:什么桃色传闻?母子之间能有什么传闻出来?

“杨贵妃按民间洗三习俗给安禄山办礼,还有说安禄山经常在杨贵妃面前跳胡旋舞,俩人亲密互动。还有说俩人一起洗澡的。但这只是传闻,不能当真”

唐?李隆基:朕就说嘛,玉环怎么可能和安禄山俩人那个!

汉?刘彻:传言,估计传着传着都是真的了,肯定有人信。

明?朱棣:李隆基朕送你一张图【青青草原】

“安禄山表面是这样的,实际上估计很早就开始准备叛乱了。杨国忠和李亨多次上奏李隆基说安禄山可能造反,但是李隆基不信。”

“时间到了天宝十西年,手握重兵,跟杨国忠交恶的安禄山,发动手下唐兵以及外族共15万人,号称20万大军,以‘忧国之危’,奉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安禄山起兵后,他的同乡史思明紧随其后。安史之乱里的安史俩人聚齐了。当时百姓过了近百年的太平日子,听到起兵消息都震惊了!”

“河北都是安禄山的范围,叛军经过的州县或是投降,或是弃城而逃,或被叛军擒,河北很快失守。颜真卿颜杲卿兄弟等少数官员坚守平原郡,安禄山派史思明进攻常山,常山太守颜杲卿兵力薄弱,孤立无援,儿子战死,自己兵败被俘,安禄山先断其舌,后将其肢解!”

颜真卿:“我的兄长和侄子......你们放心,我一定会为你们报仇雪恨!”

唐·李世民:颜家为护我大唐,满门忠烈!朕代大唐谢过颜将军,谢过颜氏一门!

唐·李治:朕也代大唐,谢过颜将军,谢过颜氏一门!

唐·李承乾:孤也谢谢你们保护大唐!

武周·武则天:朕亦是!

唐·李隆基:朕..我,都是我的错!

颜真卿:“各位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为了大唐坚持到底的!”

“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从太原及东受降城的奏报传出。但是李隆基仍然没有相信。过了几天,李隆基才相信自己的好大儿真的造反了!”

“李隆基慌了,赶紧把他的大舅哥杨国忠叫过来商议对策,决定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接着任命他的第六子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平叛。”

“派使毕思琛去洛阳招募士兵防守。因为唐朝的精锐边军大多还没有赶回,高仙芝、封常清临时在长安、洛阳募兵,得到的是市井子弟,没有经过训练也没有经验。”

“高仙芝屯兵陕郡,十二月十一日,封常清兵败氾水。由于杨国忠的无能,安禄山在十二月十二日就攻入洛阳。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

“封常清率领残部退守陕郡,与高仙芝会和。两个人合计了一下,决定放弃陕郡,退守潼关。因为潼关没有兵,一旦失守,长安就危险了!”

唐?李世民:潼关一破,长安门户大开!

唐?李靖:只要坚守不出,耗也能把安禄山他们耗死,潼关本身就是易守难攻的地势。

唐?李治:完了!李隆基都tm跑到蜀地去了,潼关肯定是被破了的!

“是的,他们率兵向通关撤退,坚守不出。但是李隆基听了监军宦官的诬告,说封常清大败动摇军心,高仙芝放弃陕郡礼几百里地,还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李隆基大怒,下旨斩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汉?刘彻:朕cao!临阵斩将,动摇军心啊!而且朕也没觉得两位将军做的错了!

宋?赵煦:能征善战的守边将军给朕,朕能把他高高捧起!

秦?王翦:你tm不会打仗,就不要在那里瞎搞!

嬴政:.....我怎么感觉老将军在骂我,不对,我没有瞎搞,我只是觉得需要60万大军太多了而己。

秦?李信:两位将军死的太冤枉了!

明?朱棣:这个操作让我想起了我的大侄子。

明?朱标:朱允炆在废物,也没有下旨在军中斩杀大将。

清?玄烨:也是,李隆基的脑子也不知道怎么了,战场上的事居然不信将军的决策。

唐?李世民:#$#$$(文明用语)

“可能是安禄山给他整ptsd,创伤应激障碍,觉得手握重兵的人都会反。”

“封高二人被杀,李隆基用启用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率军20万镇守潼关。哥舒翰进潼关后,立即加固城防,闭关不出。”

汉?韩信:哪怕再换10个将军,也一定都是闭关不出。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