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77章 做男老鸨

“严嵩因为擅长写道教青词获宠,嘉靖二十三年升任内阁首辅,把持朝政近20年。父子两人结党营私,公开卖官鬻爵,排斥异己。朝堂形成‘只知有严嵩,不知有陛下’的局面。”

明·朱元璋:啊!咱真是想揍死你们一群#¥@@的东西!

“土地兼并也严重,勋贵宦官们大量兼并土地。北边有蒙古,南边有八嘎,大明还有灾情,朝廷连军饷都发不起,百姓没地没钱,朱厚熜还在那修道观。”

“关键这些情况他自己心里门清,就是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只要这钱还能到自己手上他就不管了。”

唐?李世民:真是浪费了他的好脑子

清?玄烨:诶,某种程度上也没有浪费,他还能用自己的脑子从严嵩徐阶等人手里夺些钱,后面你看朱由检,钱都搞不出来。

汉?刘邦:这么说好像也没错。

明?朱厚熜:斗智斗勇的,挺费力气,朕觉的自己己经尽很大力了。

明?朱元璋:逆孙!

“虽然朱厚熜天天磕丹药修仙的,但身体非常的抗造,活到了60才嘎。下一位就是他的儿子,色魔皇帝朱载垕。”

“他在位期间,做了件一件大事,放开海禁,史称隆庆开关,这是明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南沿海的海盗频出现象。”

宋?赵祯:你们终于开关了

明?朱载垕:海运真的很繁荣,每年盈利有千万两白银左右。

“朱载垕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加强边防,积极防御蒙古等部落的侵扰。同时,也注重与蒙古的议和,促成了‘俺答封贡’,北方边境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

“他一上位就整顿吏治,为海瑞平反,叫停了朱厚熜那些道观的建筑工程来减轻民众负担。加强对官员的考核,裁撤冗官,重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能臣,提高效率。”

“朱载垕在位时期,朝政风气有所改善,为朱翊钧的万历中兴奠定了基础。史称隆庆新政。”

秦?嬴政:光看这些,感觉还行。

朱棣:“心还是不要放的太早哈哈,朕知道他最后是因为好色死的,谁知道有没有因为沉迷女色做出什么事情。”

明?朱载垕:没有!绝对没有其他昏君行为。

“他把朝政交给阁臣,自己屁事不管,朝中事务都跟听阁臣的,深居宫中,纵情声色。这么一看,朱载垕做的确实不错的,最起码不胡搞瞎搞。”

“他之前做裕王爷的时候,谨小慎微。一做皇帝就放飞自我,继位两年半就封了13位妃子,嫔以下临幸女子不计其数,每次增选宫人都在三百人左右,还因为这个引发了江南地区的‘拉郎配’风潮。”

汉?刘盈:什么是拉郎配?

“就是做父母的大包大揽,把没有感情基础的人撮合在一起,硬凑一对。皇帝选秀女入宫,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对这些秀女的恩赐,但是在普通人家的眼里,入宫就是进火坑。”

“所以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女儿,就在朝廷选秀女之前,赶紧随便找个人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

明?朱载垕:入宫有什么不好吗?吃穿用度比外面的好多了。

唐崔氏家族:我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和皇家结亲。

李世民:....呵,等着老子把你们都搞下去,看你还敢不敢这么藐视皇家!

宋朝某百姓:进宫有什么好的?离的太远了,又不能随意出宫。我们家也没有穷到卖女儿的地步。还是嫁的近些,也好互相帮衬,还能见面。

唐朝农户:但是进宫的话,就不用担心女儿的吃喝问题,最起码能填饱肚子。

唐朝酒馆掌柜:进去之后还不知道要做什么活计,不知道要遇到什么坏人。万一不小心犯了错冲撞了贵人,那就惨了!我可不想让孩子吃这份苦。

汉朝商铺掌柜:嗯,男方家世还是低一些好,到时候好撑腰。

明朝渔夫:我们还有殉葬,女儿很有可能还会被拉去殉葬....

“这个问题,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不过正常人家,父母明理不偏不向的,一般都不会因为攀附权贵,把自己女儿送进宫。除非朝廷下强令,拿刀子去。”

明?朱元璋:殉葬己经禁了,你们放心吧,咱朱元璋立下祖训,不会再让女子殉葬了。

朱棣:“这朱载垕,天天在后宫消磨时间,放权给阁臣了,怪不得朝政弄的挺好,他自己没有插手。”

明?朱元璋:呵,那这隆庆新政,跟他有个屁关系!只要他不管,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唐?李隆基:关系那还是有的,要不是朱载垕重用这些能臣,他们也没有机会去新政。

朱载垕:....不敢说话中。

汉?刘彻:皇帝会用人就还算可以了,看那朱由检,连人都不会用。

明?朱由检:朕己经在改了!

“由于他天天享乐,磕丹药,身体亏空,患了‘色痨’,在位6年就死了。”

朱棣:“他乃乃的,朱载垕!朕看你适合去青楼做男老鸨去!太丢人了!”

明?朱瞻基:他这么早就死了,那朱翊钧登基的时候岂不是年龄很小?跟朱祁镇一样?

清?弘历:是的啊,好像岁数都是一样的。

唐?李世民:主少国疑,居然还开创了万历中兴?

汉?刘询:他不是摆烂皇帝吗?那这中兴是不是也和他也没有太大关系?

明?张居正:怎么会!没有陛下支持,我们又怎么能改革呢?

朱棣:“张首辅,朱翊钧呢?怎么不见他出来说话?”

明?张居正:回太宗陛下,陛下今日身体不适,还在养病。

“明神宗朱翊钧,典型教育失败的案例之一。我之前看到过一个评论,是对张首辅说的: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猪,教不好就不用管了,尊重他人命运。”

明?张居正:啊这...不管那是不可能的。

唐朝某夫子: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猪?那老夫上辈子绝对是个杀人狂魔

宋?朱熹:哈哈哈!老先生这调侃之言,岂不是把自己的学生全部都骂了一通?

唐朝某夫子:有时候碰到这些脑子反应慢的学生,是真的气不打一处来!

“这杀猪教书的比喻,是我们后世做老师的对自己的调侃。因为这个职业比较麻烦,琐事太多,又可能会遇到学生家长们的不理解。所以就有人在选择做这个职业之后,经常会觉得自己当初就是脑子进水了才会做老师。”

朱棣:“这样啊!那张首辅为了教朱翊钧是耗费了不少心力!”

“那是的,朱翊钧10岁出阁读书,张首辅就开始给他讲书。他登基后,张居正以内阁首辅和帝师的身份一首辅佐他,大半辈子穷尽心血,只为了把大明拉回正轨。”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