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176章 万寿帝君

朱棣:“这孙子.....果然过于跳脱,不稳重!这宁王?不会是因为靖难吧?”

“yes,你答应人家平分天下没有做到,人家就自己来取了。”

明?朱元璋:老西!看你干的好事!

“他虽然看起来放荡不羁,但是在大事上不糊涂。就比如打仗,还有除掉刘瑾。刘瑾可是被称作‘立皇帝’的大太监,手握批红大权,兼管东西两厂,结党营私,疯狂敛财打压名臣李东阳、杨一清等人。”

“最后引发叛乱,虽然叛乱被平定,但是宦官张永事后向朱厚照揭发了刘瑾的17项罪名。朱厚照亲自查抄刘瑾府邸,还发现了龙袍玉玺弓弩等违禁品,最后刘瑾以谋反罪被凌迟处死。”

明?朱厚照:刘瑾负我!枉朕对他这么信任!

唐?李世民:立皇帝呀,这跟九千岁也差不了多少了。

宋?赵祯:立皇帝己经到了,九千岁还会远吗?【奸笑】

朱棣:“他娘的!好不容易出了个天才,结果这天才,宠幸宦官到这地步!朱厚照!@##s%$!”

“朱厚照是从南京北反的船上,因为落水染病的,大概6个月后,就在豹房驾崩了。没有后代。”

明?朱厚照:我死的这么容易吗?

明?朱元璋:对啊,不是能征善战吗?怎么落个水就一病不起了!

“那么爱玩,沉迷酒色,身体肯定有隐疾,落水后可能有肺部感染,不好治。有野史说是,在朱厚照养病的时候,被文官和太医下毒了。因为他不听文官的话,想要冲破官场规则。”

明?杨廷和:冤枉啊!臣等怎么敢弑君!

“这是野史,大家就听听算了。朱厚照无子而终,大臣们只能从宗室里挑一个人来继承皇位。”

“挑来挑去,挑中了兴献王世子‘明?飞元真君?忠孝帝君?万寿帝君?修仙狂魔?老道士朱厚熜’。”

秦?嬴政:哈哈哈!这个...这个外号太多了!

汉?刘彻:这是真爱修仙啊!

宋?苏轼:这不会也是,自己给自己起的号吧?

明?朱厚熜:对啊!东坡居士觉得如何?

朱棣:“滚犊子玩意儿!就是你改的老子庙号!”

“朱厚熜刚继位,就搞了个大礼议。他不想听杨廷和的小宗入大宗,坚持要追自己的生父为皇考,引发朝臣与皇帝的对抗。”

“他联合少数支持自己的官员,为自己的生父争名分。又强行下诏,追尊生父为皇帝。此举遭到官员们抵制,200多名官员在左顺门跪哭请愿。”

宋?赵顼:这情况难办了啊

汉?刘恒:就是要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才行。朕觉得朱厚熜就是为了达到立威的目的才搞这一出的。

明?朱厚熜:汉文帝懂我!我可不想做他们手里的傀儡。

“是的,你很硬气,挥舞着大棒子就开打,逮捕134人,廷仗致死17人,反对派被创飞了,朱厚熜成功。”

“然后,他又打起了太庙的主意,想把他爹的牌位放到太庙里面,又不能祧迁朱棣的牌位。所以,他就想了个办法,给明太宗升了个档次,成了明成祖,这样朱棣朱元璋都是‘万世不祧’。”

“然后他挑迁了一位血缘关系最远的,额就是高炽了。”

高炽:“卧槽!我还有这一劫呢!”

朱棣:“好你个老道士!你把我儿子的牌位请进去!把朱祁镇的弄出来!”

明·朱元璋:朱厚熜!听见了没!

明·朱厚熜:听..听见了两位祖宗爷爷

“朱厚熜继位前期,颇有明君之相,诛杀佞臣江彬、钱宁等人,罢免宦官专权势力,裁撤锦衣卫及内廷冗员,缓解财政压力。唯才是用,提拔张璁、桂萼等支持大礼议的官员,给文官集团注入新血液。”

“他清查皇庄和勋贵们的庄子田地,退还部分土地给百姓,缓解矛盾,简化赋税,减轻农民负担。整顿科举制度和学政,强化学校的教育功能。还整顿边防,加固长城,来抵御蒙古俺答汗的侵扰。执政初期,史称‘嘉靖新政’。”

“关键他本人,顶级权谋高手。作为藩王世子,毫无根基,15岁刚进京就能让那些老臣们下不来台,斗垮了首辅和太后。他要是好好搞,把这脑子用在治国理政上,说不定大明会焕然一新呢。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朱厚熜会被人一副药送走。”

唐·李世民:号称屠龙圣手的太医。

明·朱厚熜:朕就是挺害怕的。

朱棣:“你怕啥?你是没有兵?没有护卫吗?”

“诶,防不胜防啊哈哈,不过老道士你也确实该。一开始修道可能是有那么点借道教来打压文官原因,后来就变味了。”

“宠幸道士,炼丹,还杀谏臣,任用‘青词宰相’,典型代表就是严嵩。他为了炼丹药,每年都从民间选数百名宫女入宫,让她们提供经血,还让宫女们早起收集晨露,他先后三次大选了 760名少女。”

汉·刘彻:朕cao!呕!好恶心!他居然能吃的进去!

“可能像他这样的道士都比较重口味吧。他为保持宫女们的洁净,不让她们在经期进食,只让她们吃桑叶,喝点露水。朱厚熜还多疑暴戾喜怒无常,经常鞭打宫女。嘉靖二十一年,十几个宫女忍无可忍,决定要杀了朱厚熜。”

“她们是趁着朱厚熜临幸曹端妃在熟睡的时候,想把他勒死的,差一点就成功了,就是在最后拉绳子的时候发现绳子被打成了死结拉不了,她们中间有个宫女见势不妙就去告了方皇后,皇后及时赶到,朱厚熜这才得救,不然就被人用钗子刺死也是有可能得。”

“这些宫女后来都被处死了。这场宫变后,朱厚熜就搬到了西苑的万寿宫,不敢在宫里住,他也更加热衷于修道。”

明·朱厚熜:后怕!真的!

朱棣:“你不修道,不苛责宫女不就没有这遭了!”

“嘉靖中后期,政治就不行了。朱厚熜虽然不上朝,但朝堂没有脱离他的掌控。他擅于弄权,也一首都在搞权力斗争,朝廷乌烟瘴气的,贪腐成风,都到了官员不贪污,就无法立足。比如严嵩家族。”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