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许是失血过多,又与暮辞在凌晨长谈许久,今日竟一觉酣睡到了正午。我悠悠转醒,缓缓起身,舒展了下略显僵硬的身躯。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手腕处,只见伤口已然结疤,想来暮辞昨日所敷之药颇为灵验。
侍女适时递来清水,我简单洗漱完毕,便瞧见桌上已摆好了午膳。我看向侍女,轻声询问:“暮辞和扶桑她们呢,可都用过午膳了?”小侍女恭敬地福了福身,答道:“公子与扶桑姑娘上午都来看过您,见您睡得安稳,便都未忍心打扰,之后二人上午皆出了别院。”我微微点头,料想暮辞定是为公主之事奔波谋划去了,而扶桑,大抵又是去了扶云楼。
我移步至餐桌旁,悠然坐下。只见桌上摆满了红枣糯米粥、炒猪肝、当归牛肉汤等滋补膳食。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暖意,不过是流了些血,无需如此大补。想来定是暮辞的一番心意,我也不好辜负,便慢慢享用起来。
用完午膳,我踱步至床边,取出清衡寄来的信件,整整十封。我回到窗边,在椅子上坐下,开始逐封细细阅读。
第一封,写于半月之前,信中写道:“近日于玉京,与太子周旋,波折丛生。太子行事愈发张狂,朝堂之上,屡屡与我针锋相对。前几日朝堂议事,议题为水利修缮,我主张以民为本,缓征赋税,先厚民生,而后兴修水利。太子却执意应以充盈国库为首要,先行征税,再做他计。幸得几位老臣全力支持,我方才略占上风。即便如此,心中仍觉疲惫不堪。不知你于书院,一切是否安好?如今相隔甚远,再无他人能与我如此倾心畅谈。祝安好,思念如潮水,日夜奔涌不息。”
第二封,是半月过后几日所写:“今日于南方治水,所到之处,遍植玉兰,恰似你院子里的那般,繁花似锦,美不胜收。愿日后能与你一同前往观赏。祝安好,思念如繁星,数之不尽,却又璀璨夺目。”
第三封,又过几日:“闲暇之时,总会忆起与你在书院的时光,那般宁静美好,令人心驰神往。如今深陷这权力的旋涡,方知平淡日子的弥足珍贵。祝安好,思念如同春日之花,愈发繁盛,芬芳四溢。”
第四封,又过了几日,信中言道:“听闻你已抵达上阳,南临局势亦是波谲云诡,望你与扶桑、暮辞皆能平安顺遂。祝安好,思念如潺潺溪流,虽悄然无声,却绵延不绝。”
第五封,又过去几日:“一直未收到你的回信,莫不是上阳风光太过迷人,你已将我忘却?祝安好,思念如冬日暖阳,温暖着我这颗疲惫的心。”
第六封,又过了些时日:“阿瑶,听闻你已至暮辞居住的别院,不知你是否习惯?上阳的饮食如何,能否说与我听?祝安好,思念如丝,缠绕心间,挥之不去。”
……
终于,看到了第十封。
第十封,也是最近的一封,信中仅写道:“明月照我相思意,遥寄南临梦中人。”虽只有短短一句,可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他那深沉而浓烈的情感。
看完这十封信,我静静地坐在窗边,久久未动。窗外,阳光温柔地洒落,似一层轻柔的薄纱,将我轻轻包裹。然而我的心思,却全然被信中的一字一句紧紧牵动。
这些信件中的文字,仿佛清衡穿越了万水千山,带着无尽的牵挂与眷恋,悄然来到我身旁。从他在玉京朝堂上与太子的激烈交锋,到治水时因看到玉兰而思念我的深情,再到对身处上阳的我安危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我迟迟未回信的隐隐担忧与期待……每一笔每一划,都似纤细而坚韧的丝线,于不经意间,在我心间精心编织出一幅关于他的画卷。
少时我将他当作相知相惜的挚友,而后我们相知相伴,他知我懂我,与他在一起,满心皆是欢喜。上次暮辞问我是否喜欢清衡,我才正视这个问题,当时心中便想着我是喜欢的。如今此刻,这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恰似微风轻拂平静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促使我再次审视内心深处的情感。我仿佛能看到,他在权力的旋涡中奋力挣扎,孤独与疲惫如影随形,即便如此,仍将对我的思念深藏心底,不经意间在字里行间流露。
我轻轻着信纸,指尖触碰纸张的纹理,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气息萦绕其间。原来,在岁月悄然流逝的过程中,他早已在我心底种下了爱的种子,而我却浑然不知。直至今日,这颗种子在他深情的滋养下,已然悄然生根发芽。
我静静地望向远方,思绪如脱缰之马,飘向遥远的天际。心中默默期许,若有朝一日,他能挣脱那纷繁复杂的纷争,我们能如往昔般安然相伴,携手漫步于山川湖海之间。
最终,我缓缓起身,移步至书桌旁,轻轻铺开宣纸,提起毛笔,蘸饱墨汁。心中千头万绪,皆因清衡那十封饱含深情的信件而起。我向来拙于言辞,面对这份悄然滋长的情感,不知如何倾诉才好。沉吟良久,墨汁在笔尖凝聚欲滴,我才落笔写下:
“月映君心传锦字,风拂吾念寄南枝。”寥寥十四字,虽简短,却饱含着我的心意。
随后,我径直走向别院管事处,一路上,风轻轻拂过,似在轻问这份心意能否顺利抵达。见到管事,我郑重地递上信件,嘱托道:“劳烦您尽快将此信寄出,务必确保它能平安送到收信人手中。”管事恭敬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