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梗、刘光福、刘光天以及三大爷家的孩子们,自踏上东北这片土地起,便一头扎进了艰辛劳作的生活漩涡。
黎明前的黑暗浓稠如墨,村子还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唯有几声犬吠偶尔打破这静谧。突然,一阵尖锐的哨声划破夜空,如同一把利刃,硬生生地将棒梗他们从香甜的睡梦中拽出。东北的清晨,冷意似钢针,无孔不入,即便紧紧裹着那厚重的棉被,寒意仍能顺着缝隙钻进来,让人忍不住打哆嗦。可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迅速翻身起床,在昏暗的灯光下匆忙洗漱。简单收拾后,便扛起沉重的农具,迈着略显惺忪的步伐,跟着老乡们一同奔赴田间,开启一天的劳作。
来到田头,映入眼帘的是广袤无垠且被冰雪覆盖的大地,在熹微的晨光下泛着清冷的光,宛如一片银白的荒原。这景象,让棒梗等人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畏惧。但他们深知,唯有通过不懈劳作挣得工分,才能换取维持生存的口粮,于是咬咬牙,硬着头皮开始干活。
最初,他们的任务是刨地。这活儿看似简单,实则艰难无比。东北的土地,在漫长寒冬的“锻造”下,坚硬得如同铁板。一锄头下去,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震得手臂发麻,虎口生疼。刘光福才刨了没几下,便累得气喘吁吁,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在冰冷的空气中瞬间凝结成冰碴。“这啥破地啊,比西合院那石板路还硬,累死我了。”他忍不住嘟囔,语气中满是疲惫与抱怨。
刘光天虽然也累得够呛,但还是强打精神鼓励弟弟:“光福,咱得挺住,这才刚开始呢。要是现在放弃,就真没饭吃了。想想咱来这儿,不就是为了锻炼自己,做出点成绩嘛,可不能当孬种。”棒梗也在一旁鼓劲:“对,咱们一起加把劲,多干一会儿,说不定就顺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手上渐渐磨出了血泡,每挥动一次锄头,钻心的疼痛便如电流般传遍全身。但看到老乡们熟练而又干劲十足的模样,他们咬着牙,忍着剧痛继续坚持。汗水湿透了棉衣,冷风一吹,冰冷刺骨,可他们己无暇顾及,满心只想着多刨几锄头,多挣一点工分。
除了刨地,挑粪施肥同样是一项让人望而生畏的任务。那刺鼻的气味,刚一靠近便让人几乎窒息,可老乡们却仿佛浑然不觉,动作娴熟地挑着粪桶穿梭在田间。三大爷家的一个孩子,初次挑起粪桶时,脚步踉跄,摇摇晃晃,没走几步,便差点摔倒在地,溅起的粪便弄脏了裤腿。老乡见状,赶忙上前扶住他,耐心地传授经验:“娃子,挑担子得把重心放稳咯,步子迈匀,别着急。这活儿啊,多练几次就熟了。”
一天的劳作结束,棒梗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知青点,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筋骨,瘫倒在土炕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晚上,躺在冰冷坚硬的土炕上,浑身的酸痛如潮水般袭来,让他们难以入眠。可还没等睡熟,第二天清晨那无情的哨声又准时响起,催促着他们再次投入到繁重的劳作中。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他们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劳动节奏。手上的血泡慢慢变成了厚厚的茧子,干活也愈发熟练。然而,艰辛并未就此放过他们。
东北的冬天,暴风雪如同随时会降临的恶魔。有一次,众人正在地里劳作,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如猛兽般呼啸着席卷而来,发出阵阵凄厉的嘶吼。紧接着,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地飘落,瞬间将世界染成一片洁白。老乡们见状,脸色大变,大声呼喊:“不好啦,暴风雪来啦,赶紧回村!”
众人听闻,立刻扔下手中的农具,顶着狂风,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里跑去。雪越下越大,很快便没过了脚踝,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刘光福一个不慎,摔倒在雪地里,被积雪埋了半截。棒梗和刘光天急忙折返,费力地将他扶起。三人相互搀扶着,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狂风裹挟着雪花,打得他们脸上生疼,眼睛都难以睁开。
好不容易回到村子,暴风雪己将整个村庄掩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道路被封,外界的粮食运输彻底中断。为了不让知青们挨饿,老乡们纷纷拿出自家为数不多的存粮,与知青们一同分享。看着老乡们那质朴而又热情的面容,棒梗他们心中满是感动,也更加坚定了要与老乡们携手共建美好村子的决心。
在艰苦劳作的间隙,棒梗他们也从老乡那里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生活技能。比如,如何在寒冷的冬天用纸条和黄泥修补漏风的窗户,让屋内多一些温暖;怎样用土坯搭建简易却实用的炉灶,让做饭变得更加便捷;还有如何腌制各种美味的过冬咸菜,为单调的饮食增添滋味。这些技能,不仅帮助他们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更好地生存下去,也让他们与老乡们的关系愈发紧密,如同亲人一般。
然而,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和恶劣的生活条件,还是无情地侵蚀着他们的身体。刘光天不幸患上了严重的风寒,发起了高烧,整个人虚弱地躺在床上,面色潮红,意识模糊。棒梗和其他知青们心急如焚,在老乡的帮助下,他们先是用湿毛巾为刘光天冷敷降温,又按照老乡的指点,熬制了驱寒的姜汤,一勺一勺地喂他喝下。可刘光天的病情并未好转,众人焦急万分,最终,棒梗和几个知青冒着严寒,深一脚浅一脚地去邻村请来了赤脚医生。
经过几天的悉心照料,在知青们和老乡们的共同努力下,刘光天终于渐渐康复。经历了这场磨难,棒梗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也明白了团结互助的力量是无穷的。尽管未来的日子依旧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们己然做好了准备,要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广阔的黑土地上,书写属于他们的奋斗篇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而此时,远在北京西合院的亲人们,对他们的牵挂犹如那日益增厚的冬雪,与日俱增。秦淮茹每日都会站在院子里,朝着东北的方向眺望,心中默默祈祷棒梗平安无事。傻柱看着秦淮茹日渐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心疼,却又不知该如何安慰。二大爷和二大妈也整日唉声叹气,念叨着刘光福和刘光天在那边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三大爷家同样忧心忡忡,一家人都盼望着孩子们能早日传来平安的消息,可在这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的年代,他们只能在无尽的担忧中默默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