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6章 沙瑞金点将林城!

“那就这样,省委的工作就拜托你了,有任何事随时跟我沟通。”

沙瑞金先行挂断电话,转过身看向背后的田国富,越过他坐在沙发上。

“你说育良同志是什么意思?”沙瑞金问道。

“这..............”

省委书记没有到省委而是首接到地方调研,也是传出的信号。

省纪委书记田国富跟着一起来,不也是传递的信号,向省委书记示好,也是毫不犹豫的站队。

来到沙瑞金面前,田国富着重提了两个人。

第一位,省委副书记兼任政法委书记高育良。

第二位,省委常委、京州市市委书记李达康。

京州市的情况比较特殊,有两位本土成长没有外调的省委干部,在汉东省还有民间传闻汉大帮、秘书帮,作为省纪委书记的田国富也没少在民间故事中提起两人。

作为第一个向省委书记示好的省委常委,田国富加糖还是加醋也会影响到沙瑞金的判断。

同是刚来汉东省的干部,田国富加醋比加糖带来的效果好得多,也是毫不犹豫的拉低二人的位置,着重提了两点。

第一点是关于李达康的性格强势,毫无顾忌的在省委常委会议中给负责省委日常事务的高育良软钉子。

省委书记和省长没在汉东省,省委副书记的高育良主持省委中的日常工作,理所应当的成为李达康的顶头上司。

对待顶头上司都毫不客气,在省委书记外来的情况下也会很犯忌讳。

第二点是关于高育良提拔学生。

大弟子祁同伟是公安厅厅长,二弟子李正义是省委办公厅副厅长兼任秘书,三弟子陈海担任省检察院副院长兼任反贪局局长。

沙瑞金在汉东省没有根基,跟沙瑞金竞争的高育良在汉东省枝繁叶茂,俨然成为汉东省最大的树。

这也会成为省委书记最忌讳的问题,无法确定在汉东省的工作还能不能顺利开展。

田国富刚上的眼药没有保持一天,高育良在电话中极为热情,省委中的工作事无巨细都在汇报,连一点小事都要汇报,也让沙瑞金嘴角的笑容愈发浓郁。

省委副书记汇报小事,也会很耽误时间,放在平时或许会被训斥小题大做。

放在省委书记刚上任阶段,也会成为高育良的表态。

刚给高育良上眼药,电话隔天打到省委书记面前,跟他想的完全不同,高育良的态度不对啊!

态度可太不对了,完全没想到高育良会回答的那么爽快,在省委中也不打小报告,连提拔的学生都卖。

“不好说?还是说不好?”沙瑞金面带笑容的看向他。

“不好说也说不好,育良书记太坦诚了。”田国富硬着头皮回答。

太坦诚或许有诈,也是没有说出口的潜在意思。

不管事实如何,田国富只能硬着头皮说话,不能什么都不说。

作为第一个向省委书记靠拢的,任何回答都要严谨,不能说的太过随意。

田国富心念一转,心里也有了想法,“省委刚刚接到一份提案,关于育良书记秘书李正义的人事任命。”

“经过组织部的慎重考察,推荐李正义同志担任吕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任命己经通过组织部、省纪委、办公厅的考察提交到省委常委会议,等着您到任后审批。”

沙瑞金皱了皱眉,“吕州市市长?我记得育良同志也在吕州市工作过。”

“您没有记错,育良同志曾经担任吕州市市委书记,跟他搭档的就是现在的京州市市委书记李达康同志。”

“我听说李达康同志刚上任,李达康同志担任市长期间肆意修改育良书记的规划图,二人就闹的很不愉快。”

“现在都是省委常委,在常委会议中也有莫名的火药味。”

沙瑞金想在汉东省开展工作,不能容忍的就是拉帮结派。

汉东省的情况特殊,上任之前就己经有岳父的千叮咛万嘱咐,告诫他到汉东省工作要谨慎,本土势力不容小觑。

背后有老爷子的提醒,沙瑞金来到汉东也高枕无忧。

老爷子在背后指点,坐稳汉东省省委书记不难,难的是再进一步。

拉帮结派是一把手不想看到的,汉东省整体来说不算麻烦,对于一把手来说也算不上大麻烦,看的是能不能平稳过渡,让省委的不安分因素压下去。

省委书记是班子里的大班长,想要去当好班长就不能忽视班子里的团结。

对内有矛盾很正常,班长也要有决定权,在他决定后不能再有不同的声音。

有两位本土成长的干部才是最麻烦的,也是工作中需要斟酌处理的,稍微过火都会成为执政路上的败笔。

汉东省越是平稳过渡,组织的评价也会更高。

沙瑞金来汉东的本意不是动省委常委班子,反而是鼓励省委常委班子团结,越团结越好,对他来说也是最理想的场面。

省委班子之外的干部能动,省委班子不能动。

不到万不得己不能动省委班子,也要考虑到组织对他这位班长的满意度。

“育良同志的学生,听起来年纪不大,在身边几年了?”沙瑞金笑着问道。

“己经有三年时间。”田国富摸不清他的态度,只得实话实说。

“三年时间也不短,放出去练一练也挺好。”

“您的意思是..............同意?”

田国富头皮发麻,完全没想到沙瑞金没有介意,还主动提出要调出去。

省纪委的工作不好做,动一个就会有第二个,也会让工作变得困难无比。

汉大帮和秘书帮都很团结,背后又有省委常委撑腰,纪委想做出成绩很难。

捋顺纪委的工作思绪,能将纪委的工作思路顺下来,省委中也有变动,空下的位置未必就不能想。

位置不能空出,都没资格去想。

空出的是省长位置,没有经过省委副书记主管日常事务的沉淀,也很难进入省委的推荐的最终环节。

省委的推荐都过不了,组织的推荐更加不可能实现。

田国富想的明白,对高育良和李达康的针对性也越大。

汉东省乱起来,最大的受益者就会是这两人中的一个,还有他这位省纪委书记。

能不能浑水摸鱼就要看省委书记的立场是什么,不能是单独一个人去面对两位省委常委。

“吕州市发展的还不错,不过我的提议不是吕州市,是林城市!”沙瑞金面带微笑,“林城市是汉东省标新立异的城市,在城市的建设上下了功夫。”

“达康同志在林城市崛起,一跃成为汉东省的政治新星,对于林城市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能力也得到组织认可。”

“林城市的经济建设是汉东省的发展标杆,我的提议是到林城市走走看看,顺带学一学。”

田国富眼前一亮,赶忙笑道:“这个办法好,我无条件支持您的决定,年轻干部就是要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也会成为年轻干部奋斗向前的目标。”

两人三言两语确定干部安排,有省委书记表态,省委五人小组刘省长没在汉东无法表态,省委书记和纪委书记都同意,通过人事任命并不难。

林城市是李达康一手发展起来,能成为省委常委兼任市委书记林城市也占据的功劳比重很大。

李正义是高育良推荐的干部,也是高育良的学生,恰巧高育良和李达康关系也不好。

让李正义到林城市开展工作,工作的难度也会比想的还要大。

省委书记要平衡,谁都不能一家独大。

李正义去林城市是给插钉子,也是给李正义使绊子。

林城市市委市政府的干部全都是李达康一手提拔,李正义到林城市的工作势必不会太顺利。

作为汉大帮的二弟子,李正义的工作不顺利,高育良也坐不住。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