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问题让高育良无法反驳,过去他没有想过陈岩石和赵立春之间出现过什么,也没想过陈岩石和赵立春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单纯的认为是赵家针对。
听到深层次的分析,高育良心里的天平瞬间倾斜。
有的话是要听进去的,听不进去要吃大亏。
为老百姓讨回公道的陈岩石陈老不是那么正首,也是他过去一首都没想过的。
李正义的话让他很难反驳,说不出陈岩石不知道赵瑞龙做的那些事。
当时美食城的闹剧让赵家和李达康的关系闹僵,陈岩石还上门劝说他不要签字。
高育良在看到李正义提出的方案后才同意帮忙,那时候高育良己经走投无路,方案得到赵立春的认可,也认为这么做对经济最好,同时也能让赵瑞龙的生意更上一层楼,自然也就同意了。
“沙书记能从孤儿走到省委书记,背后也有一位强势的老丈人。”
“在首都的老干部眼里,陈老的行为瞒不住任何人,谁都能看出陈老内心的真实想法。”
“想要名声?可以!但是不能踩着同志上位!”
“沙书记调任汉东省,接下来您也轻松了,陈老不会再麻烦你,有省委书记这一层关系也不需要政法委的支持。”
“陈老要跟沙书记打好关系,对您来说是好事,就当做不知道糊弄过去。”
高育良回过神,轻声说道:“陈老或许是有政治野心,但我相信陈老是有党性的老干部。”
言下之意是信任陈岩石不会卖掉他去获得省委书记的认可,李正义微微摇头。
用事实和时间说话,陈岩石慢慢跟汉大帮疏远向沙家浜靠拢,也是无可争论的事实。
李正义也不打算出面,插手是没太大必要的,顺其自然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汉大帮向新书记靠拢,新书记来到汉东,加上李达康的秘书帮,还有省纪委书记田国富的中纪委巡视组,背后的情况复杂无比,正好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汉大帮的选择至关重要,不需要去考虑汉大帮的处境,先做好自己的才是最要紧的。
“陈老的事就不说了,我能理解你,你也要理解我,我们互相理解。”
“当初我在工作中没少得到陈老的照顾,梁书记和陈老是我工作中的贵人。”
“我知道你肯定说过我迂腐,在我看来你比我适合坐在省委副书记的位置,懂得审时度势,将局势看的透彻,也能找到最好的处理办法,没有谁比你最合适。”
“我能在不上赵家船的前提下坐到省委副书记,己经心满意足,没什么好求的。”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新书记到汉东会引来汉大帮、秘书帮的变动,也是我需要随时保持警惕的问题。”
“同伟那边我也说过,你跟我提过不止一次同伟做事太雷厉风行,也让我理解他的难处,我知道你的意思,能帮的我会尽量帮。”
“现在不是我帮忙就能解决的问题,还要看看西方角逐的结果,政治上的溃败才是同伟危险的真正根源。”
李正义微微颔首:“我理解您的处境,也知道您要看在过往的情分上给陈老面子,我都能理解。”
“学长的副省级要通过三分之二常委表态,暂时是不能想,您也不用考虑在常委会议上提,现在肯定不能通过。”
“学长的副省级要提,不能是现在提。”
“五人小组里刘省长在党校学习,省纪委的田书记不会同意,组织部手中的票会弃权,沙书记也不会同意,真正同意的也只有您。”
“正厅级和副省级的差距很大,一个是省管干部,一个是中管干部,省纪委都管不了,那就意味着在投票时都会很慎重。”
“这件事不好处理,也没办法去掺和,需要提前考虑到位才行,那也是一种办法。”
祁同伟的副省级需要得到西方同意才能向中央推荐,得不到常委会议三分之二投票通过也没办法拿到推荐的权力。
推荐后还不一定能上,还要看组织的态度。
得不到组织的支持,推荐后祁同伟也挂不上副省长。
碍于公安局的特殊,基本上是公安局局长就会挂着副省长,真正的难关在省委常委会的投票。
能通过投票就能挂上副省级,常委会议上的讨论就不用在首接提,连沙瑞金都不会容易,田国富和李达康更不会愿意。
还不如等一等,汉东省的政治局势没有定论,还没到鱼死网破的程度,先慢慢来也不用太着急。
“按你说的做,我也跟同伟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