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47章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天气以后只会越来越冷。

佳音的衣服有些薄,李老太就找出前几天买的布料和棉花,想给孙女做几身小衣裳。

佳音躺在烧得暖乎乎的炕上,觉得自己像一块煎饼,这面糊了,另一面还没熟。

“咿呀呀!”佳音扔了拨浪鼓,冲自己奶奶伸手。

李老太赶忙放下缝到一半的衣服,抱起孙女轻轻晃悠。

秋收的活儿都做完了,李家人也没窝在屋里闲着。

老少都拎着斧头绳子进山,准备多砍点木柴,留着冬天烧。

之前得了李家帮忙的村民,看到李家人上山砍柴,纷纷拿了自家的斧头也跟来了。

人多好干活儿,短短一日功夫,就砍了一大垛的柴火。

家仁带着几个弟弟把有些湿的柴火,摆在空地上晾干,再整齐垛在院子外。

这一早,李老四背着弓箭准备上山打猎,下过雨后山上那些野物行动不便,更容易猎到。

“秋生哥,我们来啦!”

几个村里的小伙子也是穿戴利落,拿着弓箭柴刀的,跑来李家,各个脸上都是兴奋之极。

先前一起砍柴,李老四随手打过山鸡兔子,精湛的箭术可把他们羡慕坏了。

缠磨了很久,李老四才答应带他们一起上山。

“都吃饭了吗,没什么事,咱们这就走。”

李老四检查了一下箭筒,带着小伙子们上了山。

家喜和家安闹着要跟去,结果李老四只带了力气大身手好的家义。

家安家喜很是沮丧,结果被陶红英叫去灶间,一人塞了一个烤地瓜就哄高兴了。

李老太抱了佳音坐在炕头上,同来家里走动的妇人说闲话儿。

这妇人夫家姓张,村里人都叫她张二嫂。

说起来,她就是之前李家刚到村里,同李老太说起村里情形的妇人。

李家宴请村里人那天,张二嫂就来帮过忙,同李老太说了好一会儿话才回家。

正好今日闲着无事,她又来找李老太说话,顺便看看佳音。

“老嫂子,你们这大院子,收拾得可真齐整。一看就是会过日子的人家!”

张二嫂一边摇着拨浪鼓逗弄着佳音,一边夸赞。

李老太把佳音递给她,然后低头继续绣一朵小花儿。

“我们家人多,有活儿一起干,很快就能做完了。”

张二嫂闻言,羡慕的点头。

“你们家的小子可真是个顶个的好,别的不说前几日收税粮,有老二帮忙,可是让大伙儿省了不少粮食。老二读过书吗,算账记账真是一把好手。”

“没去过学堂,不过是在家学过几日罢了。束脩太贵,家里日子艰难,实在拿不起。”李老太随口应了两句。

张二嫂点头,“可不是嘛,我娘家有个侄儿,在县城读书,听说一年最少要花十几两。

我哥哥嫂嫂为了供养这一个孩子,天天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有一点儿银钱和吃的,都惦记着给儿子送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李老太刚要应声,抬头就见院子里来回搬木柴的大孙子一眼,心头一动。

家仁已经十二岁了,从小有他爹教着识字,平日里也最喜欢读书。

若是塞外没有兵乱,她也是打算送他去学堂的。

如今已经落脚扎根儿,倒是可以重新再考虑一下了。

“读书是好事,若是考中了,以后可以做官儿。”

李老太回过神,轻笑着对张二嫂说。

“对对,我嫂子也是这么说。”张二嫂脸上带了三分得意,显见对侄儿读书也是与有荣焉。

佳音听着两人说话,大眼睛骨碌碌转着,猜到奶奶肯定是想送大哥哥去读书了。

她一边配合着张二嫂的逗弄,伸手抓拨浪鼓,一边盘算着再从空间拿出点什么能卖钱的东西。

家里钱多了,供孩子读书也就更有底气啊。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