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99章 野兔养殖户

刘秀梅只有吃饭的时候才下床,来到桌子边享用弟弟做的美食。

本来她是想帮家里做饭的,但被刘志强严令禁止她碰凉水。

就连早晚的洗脸水,都是秀荷帮她烧好的热水。

刘秀梅感慨道:

“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这么闲。”

“一时间还真有些不适应。”

她还不知道,此时自已在另一个生产队,已经成了被老虎叼走的失踪人口。

直到几天后,事情才传到了雪峰生产大队,刘志强还特意隐瞒了此事。

并嘱咐大爷和小叔,先不要将此事告诉秀梅。

大爷和小叔,也想着秀梅刚生完孩子,就没了男人,确实不宜过度悲伤。

于是就帮着刘志强隐瞒。

而刘志强想的是,等过完年以后,这件事情大概平息了,再告诉大姐。

省的现在知道了,可能还要回去奔丧。

随着山货越来越多,卡车也越来越多。

来往公社的路,完全无法满足需求。

公社不得不向上面申请,征收路两边的田地。

不得不说,虽然这个时代的通讯效率很低,但是办事效率却高的离谱。

当天征地的事情就批了下来,只是批文还要等一段时间。

公社这边提前开工。

为了加快工作进度,还专门给工人安排了大锅饭。

刘志强很幸运,又当选掌勺。

不过只负责雪峰生产大队这一段路的工人。

秀兰和秀荷,自然又成了弟弟的帮手。

现如今刘志强虚岁十六,已经属于壮劳力。

每天可以拿一个满工。

二姐秀兰,一天也能挣八个工分,妹妹还小,一天只能算六个工分。

只是做饭的时候,刘志强犯了难。

他看着王胜利道:

“胜利大爷,光让我做饭,啥时候发粮食。”

王胜利露出坏笑,一直等着刘志强说这句话呢。

“现在全国都缺粮食,哪有粮食发给你做饭。”

刘志强无语道:

“你不给我发粮食,你要我怎么做饭?”

王胜利一挑眉毛,眼睛瞟向满地的冻死的野兔和山鸡。

“虽然咱们没有粮食,但咱们可以吃肉呀!”

刘志强看向满地的野兔山鸡,顿时明白了王胜利的意思。

此时也想起来。

如今粮食可比肉贵。

肉虽好,高蛋白,却不顶饿。

为了增加社员们的热量,刘志强只能猛加辣椒。

麻辣野兔肉,加上辣子山鸡。

让所有参加劳动的社员,一边骂阿强想把他们辣死。

一边嘴巴又停不下来,辣的直吸溜嘴,却吃完还想吃。

“沟日的阿强,这两天拉屎,可没把老子辣死。”

“特娘的,天寒地冻的,吃的老子一头汗。”

“你还别说,这吃的还真过瘾。”

“这是吃过瘾了,现在回家吃自家饭都没味了。”

……

社员们痛并快乐着。

那些卡车司机,到了中午吃饭时间,也喜欢到刘志强这里蹭饭。

刘志强也不吝啬,反正野兔山鸡吃不完。

谁来吃,他都给盛饭。

最喜欢来蹭饭的司机孙老五,辣的嘶哈嘶哈的,还不忘夸刘志强两句。

“阿强,还是你小子做饭有味。”

“我前天犯懒,就近找了个大队蹭饭。”

“你是不知道,他那个白水煮野兔,有多难吃。”

“就加了点盐,连一片姜都不舍得放,那腥的我差点吃不下去。”

刘志强哈哈笑道:

“孙大哥只要拉屎的时候别骂我就行。”

“这两天,生产队的茅坑里,总是有人骂我,我都听到好几次了。”

刘志强的话,顿时引起周围一阵笑声。

笑过之后,刘志强又开始向孙老五打听消息。

“孙大哥,现在城里是个啥情况。”

刘志强一问,周围吃饭的社员,也竖起耳朵听着。

他们很少出生产队,就连公社也是偶尔去一次。

至于城里,几乎所有人都没去过。

孙老五见大家都好奇,也乐得分享自已的见闻。

“现在城里变天了,自从肉不要票以后,一到吃饭时间,满城都是肉香。”

“有了廉价充足的肉食以后,现在粮食也没有以前那么紧张。”

“现在的城里人,跟咱们一样,各个都穿着裘皮。”

“今年冬天的布料,也没有往年抢手,我看要不了几年,布票也会取消。”

孙老五唠嗑的时候,还喜欢加上自已的猜测,看着众人的惊叹,说的那叫一个过瘾。

“我听火车站的同志说,现在全国都开设了裘皮工厂。”

“洋鬼子特喜欢咱们做的这些裘皮,现在出口全世界。”

“我还听说,就这几个月,咱们的国债,就还了一小半。”

……

听着孙老五的消息,刘志强大概明白怎么回事。

野兔的裘皮,在国内多如牛毛。

但是在国外,皮草却是高档稀缺货。

低价大量出口肯定不是问题,几乎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竞争。

至于利润,绝对是暴利中的暴利。

因为最大的成本,就是刘志强这个养殖户。

这段时间,刘志强已经陆陆续续的放出近千亿野兔,

如果只按照这时全国六亿人口算。

全国平均每个人,能分到二百只野兔。

这还只是野兔。

还有近万亿的野鸽,山鸡。

还有时不时放出来的野猪。

加上河里永远抓不完的鱼。

让全国人民吃上肉,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

天寒地冻,路非常难修。

一直忙到过年前一天,一条冻土路,才勉强修好。

到了明年开春以后,才会重新翻修加固路面。

也是这一天,刘大爷终于把刘志强心心念念的大床做好。

看到刘志强离开,福贵是一万个不舍。

尤其不舍堂哥的背包。

这段时间,他在里面摸到不少好东西。

好在刘志强走时,并没有带走那两床兔皮棉被。

回到家,刘志强将自已的那张小床,搬到屋外。

三条腿的小木床,有一边还要木头墩撑着。

也不知道睡了多少年月,是从哪一代传下来的。

此时终于光荣退休,沦为了柴火。

刘志强将新的大床,放在自已的房间中。

先是用麦秸在床板上铺上厚厚一层,然后在上面铺好兔皮的棉被。

宽两米,长两米五的床,睡姐妹三人,绝对绰绰有余。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