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98章 升级款太阳能台灯

徐白:“花豆过来!”

“叫本猫大人有何事?”

“想给他们送粮食,量比较多,还能复刻的了吗?”

花豆:“咳咳,徐卿所言本大人己明了,爱卿无须担心,本猫大人是有神力的!额不过,限额还是有的,最多只能复刻100份。”

徐白:“噢~那臣就多谢猫大人了!为了感谢猫大人的大恩大德,臣正准备送猫大人一件小礼物!”

“呕吼!什么好东西?呈上来让本大人瞧瞧。”

“不行,此物精巧,拿出来怕摔坏了,还是大人靠近些。”

“那行吧!”

徐白嘴唇抿在一起,生怕自己憋不住笑出声来,等到花豆走近了些,趁它不注意,一把拎起了它的后脖颈。

花豆:“护驾!护驾!有人搞偷袭!”

“看的什么古装剧,还真把自己当皇上了,也没有皇帝是猫啊!走!给你洗澡,好几天了,都臭了!”

豆:“不要啊!不要淋湿我的毛!”

“诶呦,猫大人,这可由不得你了!进浴室!上花洒!”

花豆:本猫堂堂大人,被大刑伺候了.....

——

第二天早上8点20,首播开启。

“大家好啊!今天早开10分钟,给各位放两首歌听,做咱们今天首播的引子。”

“这还是白居易写的诗《琵琶行》,也是挺长。”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唐?白居易:好听!

秦?扶苏:原作者亲自认证!

汉?蔡文姬:确实写的好啊!

唐?王勃:通俗易懂,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徐白:“我也觉得好听,要不是因为这首歌,当时这首诗我都背不下来!现在好几年过去了,其他好多都有点忘记了,只有这首诗依然记忆深刻,因为会唱。”

宋?范仲淹:这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办法,把它改编成曲唱出来!

“下一首歌。大宋苏轼大文豪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请大家欣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唐?李白:写得好!尤其是最后几句!

宋?苏轼:这是我在熙宁九年中秋,写给子由的,我那时候和弟弟己经7年没见了!

宋?苏辙:兄长!子由也想你了!

清?弘历:唱的委婉动听,要是配上小舞就更好了。

“OK,8点半了,咱们首播开始,先给上次的幸运嘉宾送礼物。”

“主播给张中丞准备了100斤的大米25袋,100斤面25袋,25箱24瓶装的矿泉水,还有25箱12桶装的泡面。”

“我知道你们缺粮,这些不多,能应应急。”

“还有一把钢刀。”

唐?张巡:多谢徐姑娘,这下睢阳可以度过饥荒了。

睢阳百姓弹幕刷屏:谢谢!谢谢徐姑娘的大恩大德!我们给您磕头了!

“这...这...这不用客气,都是举手之劳,你们好好活着就好!”

“还有颜将军那边,和张中丞那边一样的,另外还有一份,送你一本颜真卿字帖做个纪念吧。”

唐?颜真卿:多谢徐姑娘!我这边也是正缺粮草!

“那个泡面啊,跟自热米饭一样都是方便食品,就是吃法不一样。自热米饭是活性炭包自行发热煮饭。泡面是你把里面的料包撕开倒进去,再倒上热水,盖上盖子,等个五六分钟就差不多能吃了。”

“给你们演示一下,正好我家里有,顺便我也吃一桶。”

徐白泡了桶面,给豆猫倒了一半,自己吃一半,火速吃完。

花豆心里腹诽:真好吃!比那破猫粮好吃多了!徐爱卿也不多给我点!

徐白:“咱们抽商品喽。”

太阳能充电式台灯升级款可用半个月,96000个

“太阳能小台灯。你们现在应该都知道灯是啥了吧,那就不介绍了。这个台灯可以太阳能充电,充一次电可以用半个月。”

“这个升级款呢,灯光可以调节,还带有时间显示”

徐白展开一个灯给他们看。

“时间在这个杆子上面显示的,是24小时制。只要是第一次开机,时间就是正午的12点,正午时分,你们可以对这个时间在开机。要是没有来的及充电导致台灯关机了,就再等到12点在开机就行。”

秦·李斯:如此晚上也有光,也能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秦·嬴政:也不用总是去问内侍时辰,首接就可以看到了,关键是晚上不用点蜡,台灯更亮一些看奏折也舒服。

清·玄烨:朕也能用上这台灯了!远胜西方蛮夷!

徐白:“呵!你这是因为开了挂!”

明·朱棣:开挂?什么意思?

“作弊啊。”

唐·李世民:嗷吼,朕懂了。

“介绍完了,上链接!”

商品售罄。

“昨天说今天讲文学的,今天就不抽人了。”

“我们之前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也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与各朝代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华夏古代不同朝代都有其特定的文学主流形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主流文学和其他文学一起发展,形成各朝代的文化。”

“秦朝,太短了,没有什么主流文学类型。我就说一篇。李相的《谏逐客书》,我好像没有背过这个,只知道里面的句子。”

秦·嬴政:唉,还是因为时间太短了。

秦·李斯:我的谏逐客书流传后世了!

“是的,‘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我记得是看教辅资料的时候,印在某一页下面的励志语言。我还把它当过座右铭来着。”

秦·李斯:足够了!有传到后世的东西就足够了!说明还有人记得我。

明·朱棣:你干的事,想不记得都难!

“秦朝没有主流类型其实也不只是因为这个原因了,还有你们的当时文化是官方垄断的,普通人接触不到啊,字都还认不全,怎么作诗写文?”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