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赋,诗歌散文什么的。”
秦?嬴政:哼,你们大汉还整挺多啊!
汉?刘邦:咋的政兄,眼红了?没事,后人一般都把秦汉连在一起说。
嬴政:.....寡人好想去你那里赏你一个巴掌!
“散文分为政治类,历史类,抒情类,学术类。”
“西汉的政治类散文,主要以政论为主,贾谊的《过秦论》,总结秦亡的教训,晁错的《论贵粟疏》论证农业的重要性。”
“过秦论啊,我们课文选的是上篇,当时上学就要求背诵后面3个自然段,然后我背了好像有两个星期。”
“贾谊写的好,但是写的太长了!难背啊!”
汉?贾谊:哈哈,如果可以,我可以写的更长!
唐?李世民:为什么只要背3段?此等好文当全篇背记才是。
“太难了,而且后3段是重点。咱们抓重点抓主要。”
秦?淳于越:徐姑娘,我们能看看过秦论吗?
“好啊,我给你们找个原文帖上去,你们慢慢欣赏。”
“继续说回来,东汉中后期,社会危机加剧,散文转向对豪强地主和吏制腐败的批判东汉王符的《潜夫论》,言语犀利,揭露‘富民多畜奴婢,田宅无限’的社会矛盾,仲长统的《昌言》,提出‘政在去私’,主张限制君权。”
“这两篇内容我不太了解,不过他们的观点我很了解,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形势就是这样的。”
东汉?刘秀:末期又到了兼并的时候了
唐?李炎:还有宦官专权
汉?刘邦:还有外戚!
“史传散文,西汉代表作品是咱们的太史公司马迁,著有《史记》,是华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帝王本纪、诸侯世家、人物列传构建历史框架。”
汉?司马谈:我儿做到了!
汉?司马迁:没有父亲,孩儿也不能写出这部史书。
汉?刘彻:司马谈你儿子,真给朕长脸了,第一部诶!
汉?董仲舒:子长可以呀!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史记里人物描写着重细节刻画,内容突出主次,具有史学和文学双重价值。里面的《鸿门宴》,《陈涉世家》,《将相和》等篇目选在后世语文课本里了。陈涉世家还要全文背诵。”
“我现在还记得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因为当时我们老师找人朗读的时候,那个男同学读到这句声情并茂,破音了。印象深刻,太有感情了。”
汉?司马迁:记史,不虚夸,不隐恶,方能对得起手里这支笔!
宋?司马光:太史公忍辱前行,阅览群书,详实记载,我等写史之人钦佩之治!
东汉?班固:没错,太史公的精神是我等要学习的。
汉?司马谈:怎么就忍辱了?
“额,是这样的。当时李陵率兵攻打匈奴,因为寡不敌众投降,猪猪震怒,满朝大臣也声讨李陵投降。”
“司马迁和李陵虽然没有深交,但是觉得他干不出来这种事,就为他辩解,然后就被下狱了。按照律法,他是要死的,但是想要不死呢,就要宫刑赎金二选一。司马迁又没有钱,也没有人能帮他的,就选择了宫刑。”
“在这之后,他对历史的批判更加深刻,揭露帝王专制的残酷,以刑余之身,发愤著书,在故事中融入了个人血泪,塑造了史记的灵魂。”
汉?司马迁:原来是这样,想必受刑之后的我,对社会认识的更深刻了。
汉?刘彻:投降?!李陵?谁?
李广心想:....不会跟我有关系吧?
马上实锤。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
汉?李广:卧槽!!陛下,臣这个孙子还没出生,陛下息怒啊!实在不行...实在不行陛下赐臣死罪,看在臣为了大汉,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饶了臣一家吧!
汉?刘彻:李将军勿忧,现在又没有李陵此人。
汉?司马谈:陛下,臣的儿子这....
汉?刘彻:子长现在无事,你放心。
汉?刘邦:我们大汉的史学家被你处刑了!你个xxx的!
“西汉说完了,咱们说东汉。东汉代表作是《汉书》,班固和班昭兄妹二人一起完成的,是咱们华夏第一部断代体史书,以朝代为断限,首创纪、表、志、传的结构,各部分分工明确为后世正史类史书提供了标准样式。”
东汉?班固:我和妹妹一起写的书?
“你死了以后,班昭把你没写完的补了上去,你妹妹可是被称为第一才女的人,和你一样也是东汉史学家。”
东汉?班昭:我也是史学家!
东汉?班彪:我的儿子女儿。
东汉?刘秀:那这本书岂不是离朕很近!
东汉?刘庄:爹,我这时候的。
“班家三兄妹各个有才,秀儿你可不要错过了,虽然他们在你那时候还小。班固的弟弟班超投笔从戎,立志要做出跟张骞一样的成就。”
“他以极少的兵力平定西域50余国,瓦解匈奴势力,在西域长达31年,推动中西两地文化经济互通。是个跟张骞一样的人才。”
汉?张骞:后生比我厉害,他都没有被困匈奴。汉朝使臣,后继有人了!
汉?班超:哪里哪里,前辈谬赞了,没有前辈打样引导,后生又怎么会有此志向?
“汉书里,有一篇《苏武牧羊》选近了语文课本,里面的陪衬情节里提到了李陵投降的原因。”
汉?刘彻:那岂不是说,苏武也是朕这个时候的。
“是的,苏武出始匈奴,遭到暗算,被逼投降。苏武不肯,自杀未果,单于后面派人去劝降,李陵就是众多劝降者的一个。苏武不肯投降,单于大怒,将其流放北海,十九年持节牧羊,苏武只得艰难求生。他回来的时候,须发尽白,大汉己经是下一任皇帝了。”
汉?刘彻:朕cao!匈奴欺负张骞一个不够,还抓了朕的苏武,还如此对待他!
汉?刘弗陵:必要雪耻!匈奴说苏武己死,朕被骗了!!
汉?刘彻:弗陵啊,交给你了,想个办法,趁早把咱们的使臣救回来!
“史学散文说完了。还有学术散文,刘彻时期,儒学立为正统,这类散文一般都是儒学下的思想整合文。”
“就是传播思想的,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将阴阳五行与儒学融合,提出三纲五常,天人感应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