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手机阅读
手机扫码阅读
使用手机扫码阅读

第40章 以数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

刘明注视着刘洛斌的眼睛很严肃的说道:“我觉得一定行!”

刘洛斌也是看着刘明的眼睛,当他看到刘明眼睛里的坚定的时候,忽然大声笑起来说道:“好,明伢子,你说可以,大伯相信你。

从明天开始,你就开始着手去成立这个竹编小组,你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但是钱没有,要钱的话只能你自己去想办法,我不管你要多少人,但是我要看到成效。

明天开始我就让人带你上山砍竹子,你告诉他们用什么样的竹子,以后就让人专门给你们竹编小组砍竹子,竹编小组不计算工分,但是竹编小组挣的钱大队里要分一部分,你看怎么样?”

“好,只要有大伯的鼎力支持,我一定会把咱们这个主编小组给做起来,也一定会把这个主编小组做好,这是我的家,我也希望它能越来越好!”

有了刘洛斌的首肯,刘明开始挑选竹编小组的人,首选肯定是妇女。

因为男人,特别是壮劳力是整个生产大队的主要生产劳动力,如果让他们做竹编的话,整个庄子里的劳动生产就会被拖后,到时候可能就会得不偿失了。

首先是大伯娘黄湘莲,心灵手巧在村子里有名的!

其次是两个姐姐,刘秀珍刘秀英,这两位风风火火的,是村子里有名的铁娘子,刘明让他们进竹编小组其实也是有私心的,主要是让两个姐姐也有一门手艺!

然后又挑选了庄子西头的几个小媳妇,都是村子里有名的心灵手巧的人,然后再让其他人自己报名。

其实刘明想着多挑几个,做的好的,做的快的可以先做着,做的慢的可以边学边做,但是最终落实的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

不可能是按照平均主义分配的,这样会打击严重多劳者的工作积极性,咱们在这个问题上吃的亏还小吗?

然后刘明又点名了几个壮劳力砍竹子,同样也是按照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来进行分配,这和他们工分不冲突,也就是说他们两边干活可以拿两份收入!

基本上挑的都是民兵队的人,那些干活奸懒馋滑的人一概不用,不用刘明自己去挑,村子里的人都知根知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随着所有人都落实到位,一看也没什么事了,大家各回各家休息,一切就等着明天竹编小组的正式开工!

第二天一早,刘明和刘媛美美的吃了一顿猪肉野菜打卤面以后,刘明和昨天挑好的几个民兵一起上山砍竹子,这次只带了两杆枪当做防护,所有人都带着砍刀,拿着绳子。

毕竟这次主要任务是砍竹子而不是打猎,只留两杆枪做基本的安全保障就行了。

一上午的功夫,竹编小组所在的院子里堆满了竹子,几个劳力先把竹子破成小片竹片,刘明再用砍刀把竹篾破成竹篾,然后和众人说明了竹篾的规格。

然后就见刘明拿出一小瓶高锰酸钾倒在一个盆子里加上水化开之后把一些小一些的竹篾放进水盆中浸泡。

然后刘明一步一步的教给竹编小组的妇女们怎么搭框架,怎么编竹篾,怎么把染红的竹篾夹在其中形成囍字或者福字!

有几个男劳力也在外面跟着学,像刘庆臣,像刘庆成,这在刘家庄也是有名的手巧的男人,此刻他们也是跟着学的有模有样的!

一个篮子正常的编织时间大约在两个小时左右,因为他们都是第一次做,不熟悉所以慢一些,但是从第二个开始速度就快起来了,紧接着第三个,第西个,慢慢的越来越快,最后竟然连刘明都跟不上了。

“唉,看来真的是小看了这个时候的妇女啊,他们的手巧,可不是后世九零后零零后能比得了的!”

既然妇女们编的快,那刘明就又找到刘洛斌安排几个妇女来破竹篾,这样形成了男人砍竹子,剩下的有人破竹篾,有人编竹编,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的供应链!

其实还不算闭环!因为现在只有生产还没有销售。

但是刘明相信自己的这个想法一定能成功,这可是从二十一世纪带来的最新的手艺,这如果还不能挣钱的话,那什么还能挣钱?

随着篮子越编越多,渐渐的竹编小院己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了,刘明向刘洛斌请示能不能征用刘庆坤的院子,毕竟他家现在是无主,在那闲着也是闲着!

考虑到刘庆坤家比较大,并且有空余房间存放竹编篮子,所以刘洛斌思索一下也就首接答应下来了!

至于上面的封条?在刘庆坤没枪决之前这叫贼窝,刘庆坤枪决之后这叫做刘家庄的公产,毕竟这么多受他迫害的乡亲们的补偿还没落实,刘明就提出当做租刘庆坤的院子,每年向大队交一笔租赁费,用这笔钱补偿受刘庆坤迫害的那些乡亲们,这也算是他为刘家庄生产大队做的一点贡献吧!

等大家手头上的速度都快了起来以后,刘明又在从身边拿出一块水石,然后用水石打磨着手提篮漏出的竹篾头,毛刺,还有手提篮提系上的毛刺!

毕竟手提篮手提篮,这个提系才是真正碰触到的地方,如果把人手扎到了,那岂不是降低了购买者对手提篮的体验感?

“明伢仔,这个还用打磨啊,没有什么必要吧?”大伯娘黄湘莲看着刘明细细打磨着毛刺的时候,忍不住说道。

“大伯娘,咱们卖出去的这东西不仅仅是一个竹篮,更是咱们整个刘家庄生产大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东西的态度!

您想啊,如果买回去以后一用就扎到手了,多来两次是不是就会对咱们的竹篮子没有兴趣了?

数量多了是能多卖钱,但是那只是能挣一笔钱。

但是如果质量上来了以后,咱们就能够一首挣钱了,您看是不是这个理?”

刘明现在不一味追求数量,他现在追求质量,在质量达标的同时,他要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水平,同时也是在竹编小组成员灌输了一个质量换生存的概念!

虽然大家似懂非懂,但是刘明怎么说了,他们怎么照做,并且还细心的给竹篮提系上面还缠了一层轻柔的竹篾,让提系在提起来的时候更有舒适感!

错乱章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