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
随着刘海中的讲述,郑荣着实惊讶了一把。
他的徒弟数量算不上多,但是质量是真的不错。
而且身边的那些徒弟看得出来,说到这个话题,他们都是开心的,不是强颜欢笑的那种。
其实这种事情也很好理解,刘海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凡跟他接触个一段时间,基本可以摸准他的脉搏。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把他捧着,满足他对管人的执念,学点技术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现在这个时代,给人当徒弟,伏低做小,任劳任怨,任打任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他的那些徒弟们联合起来捧着这个师傅,没有谁会有怨言,跟易中海那边一对比,他们反而要庆幸。
采访完了刘海中,在他的张罗下,这个车间里的其他师傅倒也都愿意给这个面子。
这边采访完毕,做好登记之后,郑荣就准备去最后一个地方。
来到易中海的这个车间里,郑荣当然是第一个就去了易中海的位置。
“小荣,这两天你很忙啊?这都快下班了,你终于想起一大爷来了?”秦淮茹相当于是个易中海身边的交际花,开篇开场都由她。
“这不是让一大爷压轴嘛!”郑荣笑着说道。
“诶,跟姐说说,你这两天到处打听那些师傅有多少徒弟,徒弟多少等级有什么用?厂里是有什么大动作了吗?”秦淮茹帮着易中海把他想问的问题都问了出来。
“没有!这不是我刚刚上岗嘛!所以想着能够表现表现,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这种荣誉是厂子领导才能够评比的荣誉,所以我就想着弄一个优秀师傅之类的小奖项宣传宣传。
“也没有直接的物质奖励,就只是上个广播,口头嘉奖。”郑荣说道。
“这样啊!”秦淮茹听着没有直接的物质奖励之后,热情一下子消减了好几倍。
但是旁边的易中海却眼睛亮了起来。
没有物质奖励,对于一些务实的人来说那确实没什么吸引力。
但是,上广播全厂通报对于那些好名的人来说,却比物质更加重要。
就比如易中海。
只不过,作为大院儿的一大爷,作为厂里的8级工,他得端着!
果然,秦淮茹的情绪转换非常快,立马又把话题引到了他的身上。
“优秀师傅啊!咱们一大爷肯定是啊!八级工,还是一大爷,徒弟也多,各方面人情相处也很好。”秦淮茹尽可能的夸着他。
好不好的,她作为一个受害者她还能不知道吗?
但是现在她已经被绑定了!
深陷旋涡之中,就像是逃不出如来佛手掌的孙猴子。
只能跟着一条道走到底,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郑荣只是笑着,既不做评论也不做结论,只是拿着本子和笔,开始采访。
做人师傅有两个数据是绝对做不了假的!
一个是徒弟的数量,一个是徒弟成才的数量。
徒弟数量是厂子分配,这点没得说。
除非是有人主动要。
但是主动要徒弟这件事情基本很少发生,毕竟,现在的大部分人都还讲究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传统观念。
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基本只有两个可能。
第一就是他要的人本来他就认识,要把人留在自已的身边。
第二就是他现在孤家寡人,手下没有帮忙跑腿儿干活的,没有徒弟可以使唤。
为人好的,或者不在乎的,就跟梁正和刘海中一样,人已经被上面分配到手下,那就用心教着。
反正师徒关系摆在这里,受到道德约束的也不只是他们这些当师傅的,那些徒弟要想不被人戳脊梁骨,也总不能欺师灭祖。
真心换真心的处着,总不至于所有徒弟都是坏人。
哪怕这里面的人只有一半的是讲人情的,讲人情的里面还有一半是真的尊师重道孝敬人的,那他们就算没白投入感情。
毕竟新时代里也用不着儿徒传家,那些不认人的徒弟就当是没他们这个人就行,只要不跟他们来往就行了。
而徒弟的质量才是真正证明一个师父有没有能力硬性指标。
徒弟数量还有名字登记好后就开始记录等级。
在聊天儿的过程中顺便问两句他们对于自已师父的看法。
最后却没有得到多少回应。
要么就是闭口不谈,要么就是应付了事。
正如之前梁正那边的人说的,易中海名下的徒弟,几乎没有几个是能过五级的。
过了五级的还都是十来年的老徒弟,纯粹用时间慢慢磨上来的。
气氛很尴尬,只能加快速度,采访完易中海这边之后再去车间里其他师傅那里。
似乎因为之前秦淮茹的询问,郑荣给出了回答,车间里的其他师傅对他的态度也比其他车间里和善了不少。
就算是响了下班铃也不走,直到郑荣把车间里的所有当师父的人全都登记完才算完事儿!
等到他把本子和笔带回办公室放好之后,这才准备下班。
该买的东西买上,然后换一条新的道路回去。
回到大院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大冬天,天色在六点多就已经完全黑了。
就算天气稍微好一点,该冷的时候还是的得冷。
为了能够让自已稍微舒服一点,就算是阎埠贵也不没有一直守在门口。
最多就是在窗户旁边守着,透过窗户看着院子里面经过的人。
来到中院,穿越过来三天,终于看到了洗衣姬的名场面。
毕竟,这大冬天的,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也没有谁会天天洗衣服。
就算是到了后世,有了洗衣机,天气冷的地方也不是所有人都天天都换衣服,天天洗衣服的。
现在就更加受不了天天洗衣服了。
就好比郑荣自已,如果可以的话,他是一点都不想换衣服,洗衣服。
太冷了!
又没有多少可以换洗的衣服。
现在这种情况对他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里到外,一件一件的换洗。
这样才有轮换的空间。
“小荣!你怎么才回来呀?在办公室里忙活你那个广播稿?”就像是开着神识一样,他这边刚刚走过穿堂,之前还一心一意埋头洗衣服的人,立马就抬头跟他招呼起来。
“在路上慢慢走呢!现在又不用赶时间!只要在关门前回来,早一点,晚一点也都无所谓!”郑荣轻松的说道。
“也是!对了,我看你好长时间没洗衣服了吧?要不你换下来,姐给你洗!”秦淮茹拿出第一招,傻柱就被这一招的潜移默化治得死死的。
要不然,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可能在自已对她在自已相亲的时候闯进自已家里来收衣服这种事情熟视无睹。
都说傻柱其实不傻,只是舍不得放弃!
那再舍不得,也得挑一个好时候吧?
对于这种事情,他是完全早就已经习惯了!
所以他自已觉得无所谓。
只有等到跟他相亲的人含怒离开之后,他自已才会慢慢回味过来。
“那就不用麻烦你了!我这有手有脚,年轻大小伙,自已的事情还是自已做的好。”郑荣说着,脚步也根本不停,不大的院子,也就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完全走过去了。
路过傻柱的正屋也是漆黑一片,大概是厂里开小灶,当领导的没散席,守后厨的也得继续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秦淮茹从易中海那里知道,现在的郑荣戒备心很高,所以也不着急,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现在他也才刚进厂,工资什么都是最低的,先养着,等以后慢慢来,多关心关心,从小没妈,半道没爸的孩子,最吃这一套了。
就好像傻柱。
现在警惕戒备不是事。
不觉得受挫的秦淮茹继续洗自已的衣服,就是水实在冰冷。
之前一直在水里泡着,习惯了还好。
刚刚停下来一会儿,现在重新把手塞水里,感觉比之前还冷,还难受。
后院
刘家门窗关着,窗子透着灯光,聋老太一直都不见人影。
许大茂家一个人都没有,许大茂下乡放电影,为了方便几乎不会晚上回来,甚至两三天内都不会回来。
不会做饭的娄晓娥在这几天时间里只能回娄家吃住,所以许大茂家就完全冷冰冰的。
回到自家的小院子里
王李两家从窗户透出来的灯光提供一些光亮,让小院有一点微光。
一夜过去
第四天,1月5号
1号晚上穿越而来,2号退学入职,3号4号两天完物采访。
新的一天,新的状态。
上班读报之后就开始在座位上继续整理自已的文稿。
看他下笔如有神的模样,周围的人不由得好奇伸头张望。
“小郑,你这两天在干什么呢?听说你在车间里采访那些带徒弟的师傅,你打听他们有多少徒弟,徒弟多少等级,这是准备做什么?”最先好奇的提问的,还是离得最近的赵翠。
“本来新人上岗,想要表现表现的。不过这两天办事还是太让人难受了,说话不理我都算是好的,一开口先骂我一顿的也大有人在,以后没任务,还是不要再发挥什么主观能动性了,完全吃力不讨好。”郑荣表现出一副受打击的模样,先把这话放在这里。
等到这一通稿子念完,以后直接不做了也有话说。
总不至于突兀。
“文化口的工作是这样的。”旁边的章和也跟着应声说道,“之前他们那些人在报纸上发文章,一群文化人占着版面互相骂,比街头吵架都还激烈。
“有时候一个人写了什么东西,另外的人不认同,立马就是一场骂战。
“这还都是文化人,都是受过教育的人,不理解,就要骂,就要争论!
“车间里的工人,绝大多数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充其量上过一段时间扫盲班,你要做什么事情,他们不理解是正常的,所以要跟他们认真沟通,不要像报纸上的那些文人一样,对吵对骂。”
章和的话说得很直接,也很有道理。
郑荣当然又是跟着一声谢谢指导。
接着就继续趴到自已的座位上慢慢写。
先是聊发展,然后说传承,再把车间老带新,师父教徒弟的制度一顿夸,接着就是把自已采访出来的名单和数据全都列出来。
然后把其中几个不比梁正差的人一起放在梁正后面列出来。
一篇文稿当然是有轻有重。
在郑荣的手下,重点当然是梁正。
然后在结尾的时候,顺便踩一脚不作为现象。
就说是某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人同志透露,车间里有些师父保持着旧时代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陈旧思想,也有人不肯作为,名下徒弟甚至要专门去跟别的工人学习。
这一次给老同志们留点面子,如果不肯改的话,下一次就是全厂批评。
写完之后检查润色,修修改改,自觉满意,再专门工整的誊抄一遍,把梁正是重点的那点内容隐下去。
重点自然就落在了传承和发展上面,把这一版稿子提交给主任去看,才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