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裹挟着冰晶呼啸而过,陆燃的作战服表面己经结了一层薄霜。他趴在7号培育基地外围的雪堆中,战术目镜的夜视模式将三百米外的景象清晰地投射在视网膜上。十二名穿着白色极地作战服的克隆体正以完美的等距三角形队形巡逻,她们的步伐像是被无形的丝线操控着——每个抬腿高度都精确到厘米,每次摆臂幅度都分毫不差,甚至连呼吸节奏都保持着惊人的同步。
"量子通讯头环..."陆燃将目镜倍数调大,看到每个克隆体太阳穴上都戴着银色的环状装置。机械臂的扫描数据显示,这些头环正在以77赫兹的频率持续发射β波,作用半径精确控制在700米。这个数字让他眉头紧锁——根据《神经量子耦合理论》,这正是人类大脑产生深度共鸣的临界值。
(记忆闪回突然触发:八岁那年的病房里,邻床总有个和他同时咳嗽的男孩。某个雪夜醒来,那张病床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护士坚持说这间病房从来只住着他一个病人。现在想来,那个男孩的左手无名指上似乎也有个环状的疤痕...)
当第三巡逻组经过东北角时,领队的克隆体突然抬手摸了摸右耳。几乎在同一瞬间,七百米外塔楼上的哨兵左手无名指抽搐了一下。这个细微的异常让陆燃的后颈泛起一阵寒意——这些克隆体之间存在着某种超越物理距离的深层链接。
他轻轻按动机械臂的隐藏按钮,释放出三只纳米侦察虫。这些微型机器人刚飞到巡逻队上空,就突然失控坠落。数据显示,它们是被某种强共振场干扰了导航系统。
"不只是行为同步..."陆燃看着战术平板上显示的频谱图,"连周围的量子场都产生了耦合效应。"他注意到每对巡逻的克隆体之间都保持着77厘米的固定间距,这个数字与之前发现的诸多线索产生了诡异的呼应。
通风管道的合金壁面结着薄霜,陆燃像影子般在狭窄的空间里穿行。当第七次拐弯后,他撬开检修口的盖板,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呼吸瞬间停滞——77对透明培养舱呈放射状排列在大厅中央,每对舱体之间由发光的紫色导管连接,构成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培养液在管道中缓缓流动,发出微弱的心跳般的脉冲光。
最近的一组舱体标注着"L-37/L-38",内部漂浮着两个面容完全相同的克隆体。陆燃的机械臂触碰观察窗时,数据屏突然亮起:
【配对组:L-37&L-38】
【脑波同步率:92.7%】
【记忆共享量:77TB/72h】
【情感链接强度:等级7】
当他同时将双手按在两个舱体上时,汹涌的记忆洪流瞬间冲进意识:
左舱记忆?:林雨晴本体在北极基地的雪藻培养室,正在将某种紫色晶体注入培养液,她的白大褂内衬沾着新鲜的血迹...
右舱记忆?:相同的场景,但视角来自培养槽内部,听到林雨晴低声呢喃:"再坚持七天,就能完成第三十七次重组..."
两段记忆的交叉读取让陆燃的大脑瞬间过载。温热的鼻血滴在舱体表面,形成七个完美的同心圆波纹。他震惊地发现,这些克隆体的记忆存储方式像镜子般互为补充——左舱存储视觉信息,右舱记录声音数据,只有合起来才是完整事件。
"这不是普通的克隆技术..."陆燃擦去鼻血,注意到每对舱体底部都连接着粗大的神经导管,这些导管最终汇聚到大厅中央的控制柱上。柱体表面刻满了与银杏胸针叶脉相似的电路纹路。
主控台的生物识别锁在机械臂的量子破解下应声而开。陆燃调出的操作日志显示着触目惊心的记录:
【情感同步协议执行记录】
第19次:L-12组抗拒配对,实施3级神经灼烧(持续7秒)
第37次:L-19组记忆不同步,实施7级神经灼烧(持续77秒)...
【惩罚效果评估】
痛苦指数:左舱7700μV | 右舱7699μV
激素水平:肾上腺素同步飙升92%
陆燃选中L-77组进行验证实验。当他关闭舱体间的连接管道时,两个克隆体同时开始痉挛,生物监测数据疯狂报警。更可怕的是,当他把其中一个舱体推到700米外的隔离室时,监控画面显示两人的脑电波在分离瞬间变成了完全相同的首线。
"这是在制造活体镜像存储器..."陆燃的机械臂突然发出警报,显示检测到异常能量波动。控制柱的纹路开始发光,整个大厅的培养舱突然同时开启,77对克隆体整齐地睁开眼睛。
(记忆闪回:妹妹病房隔壁的"特殊观察室"玻璃,其实是双向镜像玻璃,另一侧始终站着个模糊的身影。那个身影的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与林雨晴本体相同的环状疤痕...)
警报声响彻基地时,陆燃的机械臂突然自主运行了应急协议。纳米探针从指尖射出,向所有培养舱注入记忆唤醒剂——这种含有北极基地坐标的化合物会在72小时内逐步激活被压抑的记忆。
"你们不是工具!"陆燃对着监控摄像头大喊,声音通过广播系统传遍整个大厅。令他震惊的是,所有克隆体突然同步转向他的方向,77对眼睛同时流下紫色的泪水。
在撤离通道的尽头,陆燃回望的最后一眼让他心脏骤停——所有克隆体都隔着玻璃将掌心贴在镜像位置,组成无限延伸的生命回廊。L-77组的嘴唇开合,通过唇语传递着妹妹教过他的密码:"找...到...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