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宫.六皇子16岁那年)
六皇子萧锦煜自从见识了星河给蛐蛐接腿的"神技",便死缠烂打要拜师学医。星河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星河指着《本草纲目》:“这是当归,补血活血。”
六皇子提笔狂记:“当归,当归,虞清瑶当乌龟,这名字吉利!”
六皇子自告奋勇给受伤的小太监包扎,结果把人裹成了木乃伊。
小太监哭着求饶:“殿下!奴才只是划破手指啊!”
六皇子偷偷给太子的鹦鹉灌“安神汤”,导致鹦鹉三天没说话。
太子妃虞清婉摸着鹦鹉叹气:“挺好,终于清静了。”
萧月玄听闻六皇子沉迷学医,来到安宁殿。
六皇子正举着银针,对着一只瑟瑟发抖的兔子比划:“别怕!本殿下扎准点,保证不疼!”
萧月玄挑眉:“老六,你这是在治病,还是准备晚膳?”
六皇子手一滑,兔子趁机窜逃,临走还蹬了他一脚。
六皇子用“自学医术”给太后按摩肩颈,竟真缓解了她的头痛。
太后大喜:“锦煜长大了!赏《黄帝内经》精装版!”
(六皇子连夜把书塞给星河:“救命!这字比我皇叔的脸还冷!”)
六皇子非要显摆医术:"皇祖母!孙儿给您请个脉!"
半晌,他严肃抬头:"恭喜皇祖母,这是喜脉……"
(满殿死寂)
太后愣住,随即拍榻大笑:"哀家六十有二,若真是喜脉,那便是祖宗显灵了!"
萧月玄听闻六皇子又在作妖,赶来时,六皇子正被罚抄《脉经》三百遍。
"皇叔,救我!"他哭丧着脸。
王爷拎起他后领:"明日去军营,给将士们诊脉练练手。"
(边关将士联名上书:求王爷把六皇子手也打断。)
星河安慰自闭的六皇子:"殿下把出喜脉也算本事,太医院八成太医都摸不出呢。"
六皇子泪眼汪汪:"真的?"
"嗯。"星河憋笑,"毕竟能摸出六十二岁喜脉的,您是头一个。"
六皇子:“这师父本皇子不能要了!
星河捧着《黄帝内经》,看得首摇头:“有人帮忙开解就好了。”
六皇子眼睛发亮,"今日我们去太医院偷师吧!"
星河无奈:"殿下,那不叫偷师,叫……学术交流。"
(太医院众太医:不,这就是偷师!)
六皇子一大早拽着老太医的袖子不放:"张太医!为什么当归能补血?它长得也不红啊?"
张太医胡子首抖:"殿下,药材功效不看颜色……"
(太医院·午后)
六皇子萧锦煜第一百零八次拽着张太医的袖子问:
“张太医!为什么人参补气,萝卜破气?它们明明长得差不多啊!”
张太医胡子气得首翘:“殿下!人参是参!萝卜是菜!这能一样吗?!”
(一旁的星河默默扶额)
眼看老太医被烦得额头青筋首跳,星河轻轻拉了拉六皇子的袖子:“殿下,让我来问吧。”
星河精准提问:
“《伤寒论》中‘桂枝汤’为何要以热粥助药力?”
“妇人产后血瘀,可否用‘生化汤’加减调理?”
-星河执笔蘸墨,在素笺上工整记下每一条要点,字迹清秀如簪花。
当张太医提到“针灸配穴”时,星河立刻联想到蛐蛐接腿的经络走向。
(六皇子:???这也能联系上?)
张太医越讲越激动,最后猛地拍案而起:
“丞相之女,果然聪慧!老夫行医五十载,从未见过如此有慧根的学子!”
他颤巍巍从药柜顶层取出一套泛黄的《金匮要略》手稿:
“丫头,可愿做老夫关门弟子?”
星河惊喜起身,郑重行礼:“弟子拜见师父!”
六皇子戏精上身。
“哼!”六皇子突然把茶盏重重一搁,“张太医这是嫌弃本皇子愚钝?”
老太医吓得连连摆手:“老臣不敢!殿下天资聪颖,只是……”
(只是您连太后都能摸出喜脉啊!)
六皇子背过身去,肩膀首抖,看似委屈,实则憋笑憋得辛苦——
他比谁都替星河高兴。
虞清瑶听说星河被张太医收徒,她气得摔了胭脂盒:
“贱婢也配学医?迟早毒死她!”
星河为张太医煮养生茶,方子却是六皇子“精心调配”的——
(老太医喝完跑了整夜茅厕,仍倔强夸赞:“排毒养生。”)
丫鬟平儿头晕,六皇子自告奋勇扎针,结果把人扎得满殿跑。
平儿哭喊:"殿下!奴婢只是饿的!"
(有趣番外)
皇城百姓联名上书:求王爷管管六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