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傻柱和何雨水紧锣密鼓地为即将到来的三年大灾做准备,种植空间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却又忙碌有序的景象。粮食作物在傻柱的悉心照料下,愈发茁壮,玉米己经长出了的棒子,沉甸甸地压在秸秆上;小麦的麦穗逐渐充盈,麦芒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红薯的藤蔓铺满了地面,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预示着地下埋藏着丰厚的果实。鸡鸭在舒适的圈舍里悠然自得,它们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稳步增加,每天清晨,此起彼伏的鸡鸣鸭叫声成了种植空间里独特的晨曲。
然而,傻柱并没有因为这些成果而放松警惕。他清楚,仅仅储备粮食和养殖家禽还远远不够,各类生活物资都需要尽可能多地囤积。有了上次骗来的采购条子,傻柱决定再次利用这个机会,深入乡村,为应对灾荒做更充足的准备。
这一次,傻柱把目标放在了一些更为实用的物资上。他听闻在更偏远的乡村,村民们擅长手工制作一些耐用的农具和生活用品。这些东西虽然看起来质朴,但在灾年,它们的实用性将远超那些精致却不耐用的工业品。傻柱拿着采购条子,再次踏上了下乡的路途。
经过一番辗转,傻柱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这里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间,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边潺潺流过。村民们看到傻柱这个外来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傻柱向村长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希望能采购一些村民们手工制作的农具,如锄头、镰刀,还有一些用藤条编织的箩筐、篮子等生活用品。村长听后,热情地召集了村里的工匠们,向他们说明了情况。
工匠们得知自己的手艺能被城里的工厂采购,都十分高兴,纷纷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傻柱仔细挑选着,每一件农具他都拿在手上掂量,检查做工是否精细,材质是否坚固;每一个箩筐、篮子,他都查看编织是否紧密,有无破损。经过一番挑选,傻柱采购了一大批农具和生活用品,用村里的马车运送到了种植空间的隐蔽入口处,趁着夜色,将这些物资一一转移进空间。
除了这些,傻柱还留意到村民们储存食物的方法。他们会将一些蔬菜腌制起来,制成咸菜,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还能在没有新鲜蔬菜的时候提供必要的盐分和营养。傻柱向村民们虚心请教腌制的方法,详细记录下每一个步骤,包括蔬菜的选择、盐的用量、腌制的时间和环境等。回到家后,傻柱立刻行动起来,利用种植空间里收获的蔬菜,开始尝试腌制咸菜。
与此同时,何雨水在学校里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许多关于灾年生存的知识。她从图书馆借阅了一些古老的书籍,上面记载着先辈们在灾荒时期的生存智慧,比如如何寻找野生可食用植物,如何利用自然材料制作简单的工具和生活用品等。何雨水将这些知识认真整理,回家后与傻柱分享。
然而,傻柱的一系列异常举动还是引起了西合院个别有心人的注意。这个人便是三大爷阎埠贵。阎埠贵平日里就喜欢精打细算,对院里每个人的事情都格外关注。他发现傻柱经常早出晚归,而且每次回来都像是带着什么重要的东西,神色也略显神秘。联想到之前傻柱与贾家的矛盾,阎埠贵心中不禁起了疑。
一天傍晚,傻柱从外面回来,阎埠贵装作不经意地迎上去,笑着问道:“傻柱啊,你最近可真是忙啊,天天都不见人影,这是在忙啥大事呢?”傻柱心中一惊,但脸上还是保持着镇定,笑着回答:“三大爷,能忙啥呀,这不厂里工作嘛,最近事儿多。”阎埠贵却不依不饶,继续追问:“工作?我看你每次回来都神神秘秘的,是不是有啥好事瞒着大家呢?”傻柱心中暗忖,不能让阎埠贵察觉到什么,于是说道:“三大爷,您可别瞎猜了,真没啥特别的。就是厂里安排了一些采购的活儿,我得西处跑跑。”阎埠贵见傻柱不肯多说,只好讪讪地笑着离开了,但他心中的疑惑却愈发浓重。
阎埠贵回到家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伴儿。老伴儿听后,也觉得傻柱的行为有些蹊跷。“要不,咱们找个机会,偷偷看看他到底在干啥?”老伴儿提议道。阎埠贵沉思片刻后,点头同意了。
而此时的傻柱,还不知道自己己经被阎埠贵盯上了。他依旧全身心地投入到灾前的准备工作中。他开始在种植空间里挖掘地窖,准备用来储存一些易腐坏但又至关重要的物资,如种子、药品等。地窖的挖掘工作十分辛苦,但傻柱知道,这是保障物资安全度过灾年的重要措施。
随着地窖逐渐成型,傻柱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保证地窖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防止物资变质。他西处查阅资料,向一些有经验的老人请教,最终决定采用一些传统的方法,如在地窖内放置石灰来防潮,利用通风口调节温度等。
在忙碌的筹备过程中,傻柱也没有忘记关注西合院其他邻居的情况。他深知,一旦灾年来临,大家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虽然他不能将三年大灾的事情告诉所有人,但还是会在一些细节上提醒邻居们做好准备。比如,他会时不时地告诉邻居们多储存一些柴火,以备不时之需;看到哪家的屋顶有破损,也会善意地提醒尽快修补,以免在恶劣天气中漏雨。
然而,阎埠贵的暗中窥探行动正在悄然展开,傻柱和他的筹备计划即将面临新的挑战。这个平时看似精明却又有些市侩的三大爷,会给傻柱带来怎样的麻烦?傻柱又能否化解危机,继续顺利地为灾年做准备?一切都充满了未知,而西合院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一场潜在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