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巽听得入神,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这里把这个值代入后,下一步怎么推导呢?我怎么感觉还有别的思路。”
两人热烈地讨论着,周围同学的嬉笑打闹声仿佛都与他们无关,那一刻,思维的火花在他们之间不断碰撞,从那以后,两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学习上互相探讨,生活中彼此分享,渐渐地,他们成了同学眼中的“双强CP”。
沈郁,作为林漾的同桌,就像一个被孤独包裹的孩子,总是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她的眼神里时常透着一抹忧郁,就像被一层阴霾笼罩着,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心事,林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渐渐的,林漾让沈郁放下了戒心,也知道了沈家的故事。
自那以后,课间休息时,林漾总会拉着沈郁,眉飞色舞地分享学校里那些有趣的事:“你知道吗,昨天隔壁班那个同学回答问题,首接把朝代都说错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笑得不行。还有我们的数学老师,讲题的时候那个手势,特别夸张。”讲着讲着,沈郁的脸上也会露出难得的笑容。
到了周末,林漾更是拉着沈郁西处去玩,在艺术展览上,她们一起欣赏着那些风格各异的画作,林漾兴奋地说:“你看这幅画,色彩搭配太绝了,画家肯定花了好多心思。”
在公园里,她们一起漫步在花丛中,看着蝴蝶飞舞,林漾笑着说:“沈郁,你看这些蝴蝶,自由自在的,生活里美好的东西其实很多,别老是被那些烦恼困住。”
林漾知道,要想真正帮助沈郁,就要帮她摆脱家暴的困境,于是,她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到家暴取证的重要性,沈郁和母亲开始小心翼翼地收集证据,每次父亲施暴后,她们都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偷偷拍下伤痕,保存好医院的诊断证明。
林漾鼓励沈郁:“别怕,我们收集好这些证据,一定能帮你妈妈摆脱这个困境。”
同时,她们也不断鼓励沈郁的母亲勇敢地站出来,去争取离婚,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每一次收集证据都胆战心惊,每一次面对沈郁父亲的威胁都无比恐惧,但沈郁的母亲在她们的鼓励下,终于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
在林漾的努力下,沈郁逐渐打开了心扉,开始不再像以前那样内向,而陈巽和沈郁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起初,他们只是点头之交,偶尔在校园里碰到,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在一次小组作业中,沈郁注意到了陈巽,发现他在面对复杂的任务时,总是那么冷静果断,有条不紊地分配任务,带领大家高效地完成作业,无论什么难题到了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给人一种特别可靠的感觉。青涩的种子悄悄入土,无人知晓它能否结出甜蜜的果实。
沈郁常常在心里幻想,如果自己能够长得再漂亮一点,个子再高一点,皮肤再白一点,学习成绩再优异一点……如果自己是林漾的话……(就好了。)
青春期的暗恋如同角落里的花朵,独自绽放又凋零,沈郁只能把这份酸涩的心意,藏在心底最深处。
一天,在图书馆复习时,陈巽遇到了一个历史事件的理解难题,便向沈郁请教:“沈郁,这个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和影响我老是搞混,你给我讲讲呗,我看书上的解释,总觉得不够透彻。”
沈郁心里一惊,随即反应过来,笑着翻开课本,认真地说:“你看,这个事件是在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下,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绪不断积累的背景下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导火索,之后莱克星顿的枪声正式拉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最后《独立宣言》的签署,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她条理清晰地讲解着,陈巽听得频频点头,还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里面富兰克林这些人物起到的作用也很关键,他们的外交活动对美国独立也有很大影响。”
两人的讨论声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显得格外和谐,从那以后,他们的交流越来越多,一起在图书馆为了考试复习功课,遇到难题时互相讨论,一个小小的知识点都能引发他们深入的思考。
他们偶尔也会在校园的湖边散步聊天,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从童年的趣事到未来的梦想,无所不谈。
当林漾父亲生病的消息传来时,陈巽和沈郁都十分担心,但沈郁的心里也有着一丝丝的“庆幸”,因为再也没有林漾会和他抢陈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