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前,武则天凝视着光幕中那历经沧桑的九鼎,凤眸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渴望。
"婉儿。"
她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波动。
"你说...真正的九鼎,会承认朕吗?"
上官婉儿心头一震,手中的象牙笏板差点滑落。
发出沙沙的声响。武则天缓缓起身,十二幅凤裙逶迤在地,她走到光幕前,几乎要触碰那虚幻的影像:
"朕铸的新鼎再宏伟,终究不是大禹亲手所铸的那九尊..."她的声音越来越轻,"就像他们说的,朕的皇位..."
"陛下!"
上官婉儿突然跪地,"您就是天命所归!九鼎若在,也定会认可您!"
武则天转过身,眼中的脆弱己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威严:"起来吧。朕不过是一时感慨。"
她重新坐回龙椅,指尖轻叩扶手,望向光幕的眼神,依然藏着对那远古重器深深的执念。
武则天称帝后,为了彰显自己的正统性和权威,于公元 696 年(天册万岁元年)下令铸造九鼎。
和大禹九鼎一样,武则天的九鼎也分别代表九州,鼎上刻有各州的山川地貌和物产,象征天下统一。
九鼎铸造完成后,被安置在洛阳的万象神宫中,成为武周政权的重要象征。
不过,武周政权结束后,九鼎也不知所踪,可能被唐朝统治者销毁或熔铸,以避免其成为反对唐朝的象征。
......
唐朝。
李世民扶手而立,看着光幕许久,忽然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陛下......”房玄龄忍不住出声询问。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这光幕所属的很多东西,在当时可能只是些寻常的物件,但在后世却是被视若珍宝,”
“我大唐国库中,比那些珍贵百倍的器物不知凡几。"
魏征捋须道:"陛下,这便是沧海桑田啊。千年光阴,足以让瓦砾成珍,让凡铁化宝。"
听到这话,李世民凝视着远处太极殿的飞檐,目光悠远:"记得朕年少时在太原,曾见一老翁持汉代铜镜叫卖,不过值三贯钱,而今....."
"而今一面完整的汉镜,怕是价值连城了。"杜如晦接话道。
“是啊。”
李世民忽然轻笑:"说来可笑,朕现在用的夜壶,说不定千年之后也会被后人供在博物馆里。"
长孙无忌也是笑道:“前提是能保存的下来,依臣看,这夜壶怕是熬不过三百年的战乱。”
“不。”
李世民摇头道:“今晚我就摔了它。”
“哈哈哈哈哈。”
......
众人正笑着,光幕突然换了内容。
【什么叫祖父悖论】
“嗯?”
“祖父?”
“悖论?”
程咬金傻眼了。
“这祖父我知道,悖论我也知道,”
“但这俩词组到一起.....我怎么就懵逼了呢?”
“这祖父身上能有什么悖论?”
与此同时,光幕道。
【祖父悖论是一种时间旅行的悖论,由法国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在 1943 年提出。】
【内容为:假设一个人拥有时间旅行的能力,他回到了过去,在自己父亲还未出生的时候,将自己的祖父杀死,那么杀死祖父的人是谁?】
“这叫什么问题!?”
程咬金皱眉道:“开始不都说了,他回去杀了他的祖父,那不是他还能是我啊。”
“知节,你没有理解到这句话什么意思。”
李世民皱眉道:“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如果他的祖父被他杀死了,那么他的父亲便不会出生,如果他的父亲不会出生,他又从何而来?”
“既然没有他,那杀他祖父的人就不存在,那么.....他的祖父又是被谁杀的呢?”
程咬金听完这番话,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他那双铜铃般的大眼睛瞪得滚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鸭蛋。
"陛......陛下......"
他结结巴巴地说:"您这话说得俺老程头皮发麻......不会是鬼魂吧?"
“切!”
一旁的尉迟恭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儿:“说你笨,你还真是不聪明,他都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哪里来的鬼魂!”
“那.....那你说,他祖父是被谁杀的。”
“我.....我.....”
尉迟恭也是哑然。
魏征接过话头:"若是如此的话,那就是说这个时间旅行者本身的存在就成了悖论。”
“既己存在,说明祖父未被杀;但若祖父被杀,他又不可能存在。"
“这就是光幕所说的悖论。”
房玄龄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这倒让我想起庄周梦蝶之辩——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程咬金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插嘴:“诶,你们说会不会是这样,他爹......不是他祖父的亲儿子?他们祖孙三代其实不是一家人!一个姓陈,一个姓李,还有一个姓张!”
这话一出,众人都感觉耳边响起了一阵过门儿声,下意识的就要唱《红灯记》。
但想到时代不一样,所有人又都咽了下去。
李世民哭笑不得说道:“知节啊,你怎么老往这无关紧要的地方想,祖父要是不行,那换成祖母应该可以了吧。”
“会不会是平行时空呢?”
长孙无忌突然道:“他穿越回的不是本时空,而是另一个时空,当整个人回到过去并改变历史时,会创造出一个新的平行宇宙。在这个新的宇宙中,祖父被杀死,导致后续的历史发生改变,不会有他的父亲和他自己,但在原来的宇宙中,一切照旧,依然然存在。这样就避免了在同一个宇宙中出现因果矛盾的情况。”
“不会。”
魏征摇头道:“若是平心时空,那他也就不是他了,这个问题便不成立。”
“我觉得应该是有种因果关系,会由于各种原因,如意外、不可抗力等,导致无法成功杀死祖父。”
“可能在关键时刻,他被因果关系束缚,根本下不了手,或者祖父刚好躲过了致命一击。”
“这一原则保证了时间线的因果关系不会被打破,维护了逻辑的一致性。”
......